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7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7-23 09:29:35归属于读后感6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埃德加·斯诺,美国人,记者。一直探索着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真相。跟随着斯诺的脚步,在这一路上,我们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的人。
比如在慢车里遇到的青年人,从他的话语之中,便能看出他对红军了解的模糊,可这其实也不能怪他,当时红军长征结束,国共两党处于一种敌对状态,国民党对产党失对红军的印象极其模糊,人们很难判断红军究竟是怎样的,这是那个年代正常的现象。
比如张学良,虽然他属于国民党一方,可是同红军打了几个月的仗以后,便开始有了几点重要的认识:他们所打的“土匪”,也就是共产党,实际上是由抗日爱国的能干指挥员领导的;“剿共”这一件事情可能要继续好几年;一边同红军打仗,还想一边抗日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可以看出,张学良一心想要抗日。后来与共产党秘密合作,相信了红军的诚意,相信了他们的统一战线建议的合理可行。男儿当报国,即使理念不同,但拥有着共同的目标,为国家兴盛而努力地去奋斗,从张学良身上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他就是这样的人。
比如贺龙,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完全同情穷人,更理解穷人的不易,对有钱人很是仇视。他本来是国民党的成员,“农民大屠杀”之后,毅然投向共产党。他的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开,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他不计较于个人财物,但是除了马匹。他性格急燥,却很谦虚,一心忠于共产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这种人就是我们的榜样,即使战火纷飞,却仍然心系百姓,赢得人们的尊重与赞美。
比如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他的父亲原本是一个贫农,当了好多年的兵,做小生意积攒下一点钱,后来有了“富”农的地位。毛泽东八岁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早晚到地里干活,自己一人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后来去了许多其他学堂学习,革命觉悟越来强烈。他喜爱知识,热爱学习,但并非是来者不拒,他的学习是具有选择性的,只是有真正能获得知识的地方才是他真正心怡的学校。他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只用了一百六十元钱,里面还包括他许多次的报名费,在这些钱中,却有着三分之一是花在报纸上的。如此好学,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后来毛泽东绽放光彩的主要原因吧。
有些人否认红军的存在,有些人认为红军是中国摆脱一切弊害祸患的唯一救星,有些人却连一个根本观点也没有。到底哪些人的观点在当时是正确的?跟随斯诺的脚步,我将更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