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一个美国愤青的第一人称代入,记录了在第三次因为考试不及格被开除之后,回家路上两天三夜的所作所为,通篇口水话(例如随处可见tmd),因为主人公无法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觉得所谓成熟的人不过是在装模做样,所以变得厌世,整篇透露着烦躁和沮丧。期间有几次来自他人的点拨,都是轻描淡写。
就很疑惑,这本书确实揭示了一些问题,然后呢?就没有了?虽然这会让读者反省自己,但确实无法让我对这部经典抱有任何敬畏。
我认为找不到使命感这件事,美国和中国肯定是有不同答案的,国内的青少年或者成年人或多或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不知道自己想干嘛,每天都很无聊。大洋彼岸的美国我是不太清楚,但生在这片黄土地上,至少听说过我国的使命是什么,反正不是搞资本主义;既然清楚使命,为什么还会感到迷茫?因为我们仍然在摸着石头过河。
最近在b站刷到一个讲新中国编年史的系列视频(激荡四十年),感概万千。她做了无数次的尝试,步子小了,怕再一次落后;步子大了,怕掉进深渊。就这样一点点的摸索。尽管现在社会上仍然存在许多焦虑,以及未解决的问题(相信在座的打工人正在亲身体会),但我想说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我们其实可以尝试着相信她,相信祖国拥有纠正前进方向的力量,40年前中国是什么样?再看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惭愧地说以前对于爱国这件事,我一直抱着喊口号的心态,甚至在读《人类简史》的时候,国家的概念被那本书混淆动摇,甚至觉得国家就是个虚拟的概念,现在看来这应该算科幻类的作品了,过于理想化。
有点偏题了,这本书揭示的这个问题,如今在我看来是个假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