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考试季(刚刚结束的高考、中考,以及正在进行的各年级的期末考试),有幸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在阅读过程中,我就不断地惊叹,忍不住向朋友们推荐,特别是我的女儿要上小学了,我的朋友们也都行进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启示,这种启示不光针对孩子的教育,对于个人的自我完善与反省也息息相关。
开篇第一章,作者便指出了教育上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我们做家长的最容易过犹不及甚至适得其反的地方——我给它起名叫:威信养成记!
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指出,第一,我们太习惯于用“害怕”来控制孩子了。第二,我们太习惯于“言而无信”了。我们列位可以反思,我们是否总是期望树立一个绝对权威的形象,以便能够有效的管教孩子呢?然后,我是不是又太容易脱口而出一些奖励的承诺或者随口答应一些孩子的要求,或是与孩子做某些交易,要么就是说些狠话吓唬孩子。而往往孩子做到了我们的要求,我们却早已经忘记了当初的承诺,又或者孩子违反了我们的要求,那些狠话也不可能实现。所以,当我们诚信欠费时,就更加依赖绝对权威进行压制了,而越是这样,越是可悲!
作者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第一,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建立信任;第二,惩罚得当并适度,作者表示“对不当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不当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第三,不要乱发火,以独裁者的姿态教育孩子,恐怕会白忙一场。
我想,开篇第一章,可以说作者给了我们很多人一个下马威,因为太多人会陷入这个威信养成记的迷局里——我们急于掌控局面,但往往摸不着头脑。作者以短短几页的篇幅,直指核心问题,我想说,他真的太懂孩子了,也因此,他的建议值得我们好好反思。
本书第二章内容阐述了一个“六阶段”观点,可以说这个“六阶段”不光针对孩子,细细的思索,它简直适用于所有人。我们每个人,面对任何境遇时,何尝不是先抱着“我不想惹麻烦”的心理呢?然后抱着“我想要奖赏”的心态,再到“我想取悦某人”的心思,这前三个阶段,几乎可以覆盖所有人。有时候,我会因为爱我的女儿而想成为更好的人,会因为爱我的家人而想证明我可以的,会因为没有足够的勇气而畏首畏尾,会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而瞻前顾后。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提出:你是为了我才刷牙吗?你是为了我才系鞋带吗?——道理显而易见,我之所以要成为更好的人,不该为了任何人而是应该就为了成为更好的人。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引起了我的反省。
作者随后提出了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这两条其实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不算大问题,我们基本可以做到也能够理解,但有时候,我们会打一些折扣,比如为了省时省事随意穿一下马路,或者随便停个车。我们有时候会做一些自认为无伤大雅的变通——毕竟一些细小的散漫已经形成了习惯。这两个阶段可以说,像针一样刺到了很多问题的核心之处,但我想真正能够正视并奉行不悖的少之又少。
所以作者才提出了第六阶段作为第五第四阶段的进阶版“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我记得有句话讨论努力与天赋:人们现今的努力程度,还没到非让人拼天赋的地步。套用这句话,第四第五阶段的遵守程度还不足以达到晋升至第六阶段的程度。
作者的“六阶段”观点,可以说是一把尺子,任何人都可以量一量自己,看看自己的在那个阶段,然后自省和修正。
在教育方面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第二部分 方法》中做了大篇幅的经验传授。
首先,是培养孩子的终身阅读,这简直是说到了我的心里。雷夫说:“我要我的学生们爱上阅读。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彼的一项活动”。“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我极其赞同雷夫的观点。我认为,阅读是培养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而且,阅读极其便宜和方便——作为家长或者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它?
在此,雷夫提出了他的意见:阅读,需要大人的指导。我想,因为英语与汉语的先天区别,阅读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更加简单和便利,而且效率。因为英语是一种不断扩充词汇的语言,所以,阅读古典英文作品会涉及当时的语言与今天的语言有所区别的问题,所以英文阅读往往需要有人指导——但雷夫的意思绝不仅仅是此方面的指导,更多是选书的指导。
我们汉语的优势是,只要具备一定的识字量,我们可以无障碍阅读从古至今的所有作品。而且因为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且没有断代的特点,我们可以拿来主义,直接用优秀的国学经典熏陶我们的孩子,哪怕是三岁的孩子,我们也可以用《三字经》、《弟子规》以及大量的古诗来与孩子互动。且现在我们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国内外的优秀绘本或者少儿、儿童的文学作品陪伴孩子阅读,以帮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说,即使我们学历不高,只需要普通的认字能力,只要我们想,就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这简直是我们的母语送给我们的礼物。
所以,在阅读方面,我们有我们的优势——对于阅读,只有我们想不想,而没有能不能。我有幸在女儿出生后读到了一本《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该书是一位妈妈以自身的经验畅谈,每日给孩子们读书所对孩子起到的种种有利影响,并且根据年龄段列出了书单。于是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世界上竟然有绘本这种书。然后在女儿八个月的时候,我开始给女儿读《抱抱》,我不厌其烦并且声情并茂的给女儿读,女儿真的可以理解并且喜欢。于是,我明白了,书之于孩子,并没有难度,真正的难度在于我们大人是否有具有给孩子读书的意愿和激情。随着女儿长大,她喜欢上了《我爸爸》、《我妈妈》、《好饿的毛毛虫》、《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妈妈买绿豆》等,大约女儿两岁的时候,她突然迷上一本绘本版的《坚定的小锡兵》,那本书字数还是非常多的,可是她竟然很喜欢。再后来的汤姆兔子系列,卡梅拉系列,到现在自己读完了全部的大中华寻宝记,等等。有些书女儿刚开始不喜欢,但某一天她像发现宝藏一样,发现它,读它,并且能读的笑出声来。
对于阅读,我们做大人的,真的只需要付出一点点耐心和激情,对于孩子的影响可能就是终身的了。如果一个人有终身阅读的习惯,我想这个人永远不会迷失自我或者停滞不前,他永远能够找到一个自我对话的方式,进行自省和自我修正。人格的不断健全就是在这种不断地自省与修正中获得的。
阅读之后,作者谈到了写作和数学。作者列举的诸如读书心得以及数学游戏与数学意识的培养,全部都可以归结为“好习惯的养成”。
我记得上学时,老师总是跟我们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样非常重视“练习”或者叫——笔耕不辍。检验有效阅读的最简便方法便是写作,而且写作是越写越会写,写作本身作为一种自我表达方式,不是一上来就能够自如的,读好书,并且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练习,简直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数学游戏可以说作者的一个小创意,充分利用时间,并且发觉数学的乐趣,而不是仅仅枯燥的练习。数学需要充分的理解,理解了数字的魅力,它便是一个游戏,如果不能理解数字的真正含义,那么数学便是一场折磨了。
作者以多年的经验也传授了一套应试方法——识破陷阱和订正答案,当孩子们可以识破每个选项的意图,并且说出自己所选答案的理由,我想没有人会失分。但作者特意强调:“在一个课堂中强调‘测验分数就代表自己’的年代,身为大人的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让孩子们知道测验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个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这也是在提示我们做父母的:不忘初心!从孕育孩子的那一刻,我们大多心里期待的无非是孩子平安健康,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不断加码,却与孩子越来越远。
之后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列举了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旅行、艺术、莎士比亚剧作。无一不是让孩子真正的参与其中:观察、感受、实践——结果不重要,过程才重要;失败不是结果失败,而是停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完美的结果总是难以企及,但追寻的过程妙不可言,等等等等。孩子们在众多的实践中逐渐的理解着世界、感受着世界、表达着自己、追寻着真善美,力求做到自己的极致。
书的最后,作者竟然贴心的列出了二十五部电影、旅行安排范例、莎士比亚摇滚版。作者雷夫·艾斯奎斯真的是一名难得的老师,简直是学生和家长的福音,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每个老师都能成为雷夫·艾斯奎斯,但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可以先学习如何做家长,并且给孩子创造出好的教育氛围,毕竟雷夫特意说了,他作为四个孩子的父亲,还是觉得做一个言传身教的父亲,比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