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1-26 08:30:19归属于名著读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第一次读《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是在湾区的第二年,那时候买了Kindle,结果发现电子书居然比纸质书还贵,于是果断买了纸质书。

经常利用上下班坐轻轨的时间看书,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Amir童年的冬天不用去上学,在屋内暖暖的电炉旁和仆人兼好友Hassan打牌,听晩上雪花飘落时拍打窗户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可以参加当地的斗风筝比赛,而这个比赛得冠是让他获得父亲认可的一个重要途径。

主人公Amir重复提到1975年的那个冬天,那是他童年记忆中的高光时刻因为他在Hassan的帮助下获得了斗风筝比赛的冠军(Hassan是天生的追风筝高手),亦是他因为自己的怯懦未在Hassan遭受性侵时挺身而出的愧疚生涯的开始。

再后来阿富汉被苏联入侵,主人公Amir和父亲逃难到巴基斯坦,那一路九死一生,直到来到美国才开始安定下来。Amir所住的城市Fremont是我坐地铁(BART)去三藩的起点站,而Hayward、Newark等则是地铁上与Fremont相邻的地铁站点。San Jose则是我那时居住的城市,Mipitas是我坐轻轨上班必经的站点,正是这些熟悉的地方更增加了我阅读的乐趣,连他第一份的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地点也和我的工作地点一致Sunnyvale。

可是这本书却一直没读完,直到现在才读到结尾。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Amir与少年时代的仆人兼好友Hassan之间美好的童年往事和他因自私怯懦而对Hassan犯下的错,之后由于逃难到了美国便与Hassan失去联系,但内心一直充满愧疚。最后在父亲好友Rahim口中得知Hassan居然是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并在他的要求和指引下回到喀布尔救出自己侄子的故事。

小说中主人公Amir因为自幼丧母,父亲能力极强但又高高在上,因此他既畏惧父亲又很需要得到父亲的认可。每当父亲对Hassan露出赞许之意时,他便会感到危胁。小时候他和仅差一岁的Hassan在家门口爬树,爬到旁边一个山丘的石榴树下看风景,吃石榴,在树上刻下两人的誓言,在家打牌、讲故事、去家附近的电影院看苏联电影,去市场玩耍,所有这一切都是两人情谊的高光时刻,也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无论Amir有时戏弄或是责打Hassan,Hassan仍一如既往地维护Amir(“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并认为Amir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当Amir看到父亲偶露对Hassan的赞许时便会心生厌恶,他喜欢写作,而父亲更喜欢力量型的运动,这是Amir所欠缺的。Hassan的出身—哈扎拉族(Hazara,一个备受歧视和排挤的民族,属于什叶派)和母亲私奔让Hessan经常被人欺侮,而Amir也因和他玩而抬不起头。

Hassan会无条件支持我,但Amir在Hassan被人性侵时却没有站出来,这会是以后缠绕他记忆的噩梦。裂缝已然出现,但Amir越来越越离谱的行为最后逼走了Hassan和Ali。1976年夏天那个他们离开的夜晚,大雨倾盆,父亲极力挽留,Amir站在二楼卧室的窗内看着这一幕,内心挣扎,但最终也没去挽留。

Amir的父亲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又积极慈善事业,在当地是有名望的人。而Amir生活安逸平静的生活大背景是阿富汗1963-1976年,虽然1973年的政变让阿富汗从君主制变成了共和制,但并未影响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

但这平稳安逸的生活因为1978年的政变而被打断,1979年苏联的入侵更是让阿富汉普通民众的生活雪上加霜。父亲将自己的房产托付给好友照料,1981年和儿子Amir俩人开始了逃难的生活。

曾经事业有成的父亲到了美国之后,拒领救济食品券,开始了打工生活。从加油站打工到自己四处收二手家居商品再去Berryessa的Flea Market出售,开始慢慢积累财富。更是用这笔钱帮Amir娶了媳妇,而他也因肺癌离开了人世。父亲倔强的个性让他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怜悯和帮助,但依然受很多人敬重。

Amir娶到自己心爱的女友,写作成了他的职业并在婚后不久后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在旧金山安了家,一切看似水到渠成。但一个电话扰乱了他平静的生活,二十年后父亲的好友Rahim让他回去,告诉Amir他时日不多,同时也揭开了Amir和Hassan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的秘密,而此时Hassan夫妇已被塔利班分子所枪杀,剩下的他们的孩子被送往了当地的孤儿院。

1989年苏联在入侵阿富汗近十年后撤兵,1996塔利班占领喀布尔开始执政并结束了日常的混战。阿富汗百姓本以为能过上和平、幸福、宁静的好日子,不会再有火箭弹、杀戮和葬礼,结果在1988年塔利班对哈扎拉族(Haraza)居民进行了屠杀,还禁止了斗风筝比赛。事实证明这些人更残暴、冷血,阿富汗人民陷入了更为残酷的民族斗争中。

作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Amir,一时很难接受再次回到战后满目苍痍,处处充满危险的喀布尔,但基于对Hassan的亏欠和儿时生活场景的眷恋,他还是答应了救侄儿离开那里。

他回喀布尔和他一路相伴的是Farid,他最初看不上Amir,直到了解了Amir此行目的才真心实意地帮助他。Flarid和他父亲曾参加圣战组织反抗苏联,但父亲死于炮火轰炸,两个女儿死于地雷。Amir为了救侄子被少年时代性侵Hassan的Assef打成重伤,而他的侄子也在关键时刻用弹弓救了他。

Amir经过艰难的身体恢复和与侄子的交流,让身心遭受重创的侄子接受了他。但是因为领养的难度太大,侄子被告之还需要去孤儿院暂住一段时间时,侄子Sohrab之前在孤儿院的性侵经历让他选择了自杀。Amir大受刺激,虔诚地祈祷,医生最终保住了Sohrab的生命但他却不再说话。

Amir通过其他签证带侄子回到了旧金山,很长一段时间侄子却拒绝语言交流,直到一次去旧金山金门公园的聚会,Amir放风筝慢慢解开了孩子的心结,这项阿富汗孩子心里有着象征意义的活动也寄托着作者对于当时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

《追风筝的人》的主线是我对Hassan犯下的错误,父亲对Hassan出生犯下的错,以及我回故土带回Hassan儿子的救赎之旅。

但在这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却为小说增加了深度和广度。个人命运从来不是简单、孤立存在的。父亲这么成功又有爱心的一位商人去了美国,因为语言不通,只能从事低端的体力劳动。主人公Amir因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学习而成为了一名作家并找到了真爱,过上了幸福的日子。Amir母亲曾经的一位大学同事,在和平年代在阿富汗各地做文学讲座,深受欢迎,但因战乱,只能流落街头,成为一名吃不饱的流浪汉。阿富汗因战争,多少孩子和母亲流落街头,忍饥挨饿。还要时不时因地雷、流弹击中丧命。作者有句话“阿富汗有孩子,但孩子没有童年”,这是对战争的强烈控诉……

Amir曾经和Hassan玩乐的前院、山丘和市场已不再生机勃勃,战争痕迹随处可见。平民生活贱如草阶,他所拥有过的童年的美好回忆已经不可能再回去了……

这本小说有好些是作者生活的影子,他对于阿富汉历年战争带来的民不聊生和满目疮荑深感厌恶,也不满社会对于男人、女人的双重标准。他已习惯文明社会的生活,当和Farid提及在杂货店可以买到几十个口味的麦片,新鲜的羊羔肉、水果大量供应,电视机有摇控,有五百多个电台可看时,阿富汗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羊羔肉更是没有,更别提电视机了,这种强烈的反差背后是对执政政府的不满和无奈。这本小说之所以有那么强的可读性是因为除了人物的情感纠葛,更从战争、宗教、人性等视角讲述了阿富汗普通民众生活的不易,除了回忆就剩下了苦难。

作者生平:


哈立德·侯赛尼 1965年3月4日出生于阿富汗喀布尔,是五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他的父亲在阿富汗外交部工作,母亲在阿富汗一所高中教波斯文学和历史。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时,他们搬到了德黑兰,然后搬到了巴黎。哈立德的父亲在美国申请政治庇护,并于1980年与家人搬到加州圣何塞。哈立德十五岁时还不会说英语。他们家靠福利维持了一段时间,并在跳蚤市场卖东西,就像爸爸和Amir在《追风筝的人》中所做的那样。

高中时,哈立德在努力学习英语时,受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启发开始用英语写故事。1984年毕业于圣何塞独立高中,1988年毕业于圣克拉拉大学,获得生物学学位。接着他就读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医学院,并于199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96年在洛杉矶Cedars-Sinai医疗中心完成住院医培训后,于1996年至2004年在加州从事内科工作。

2001年3月,他开始写《追风筝的人》,凌晨4点起床,在看病人之前写作。这部2003年出版的第一部小说的许多部分都是自传体的。和Amir一样,哈立德年轻时阅读波斯诗歌和西方经典的波斯译本。他喜欢印地语和美国电影以及斗风筝。哈立德一家住在伊朗时,有一位名叫侯赛因·汗的哈扎拉族厨师,三年级的哈立德教他读写。小说中Amir和Hassan之间的友谊也基于他与这位仆人的交往,他还从这位仆人那里了解到了哈扎拉族遭受迫害的情况。哈立德还像年轻的Amir一样用波斯语写故事。

哈立德·侯赛尼与妻子罗亚和两个儿子住在北加州。他是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的亲善特使。此外,他还成立了哈立德·侯赛尼基金会,向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