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资治通鉴》读后感3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5-02-21 09:29:17归属于读后感3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资治通鉴》读后感


《资治通鉴》中关于信誉的问题,通过商鞅变法中一系列作为来说明。
秦孝公时代,为变法图强,授权商鞅开展一场变法。商鞅在变法均筹备完毕之后,并未着急实施,而是在城门整了一个徙木赏金的故事。
此作为意在树立大家对国家的信任。只有百姓相信,后续颁布的变法才能让大家真正去遵守,这样才能达到变法的约束和目的。
尤其当秦太子嬴驷犯法时,一方面是秦孝公的子嗣,一方面是不处罚会严重影响变法的权威性,可能前期进行的变法会功亏一篑。
所以商鞅采用了处罚太子太傅公子虔,替太子受罚,受劓刑挖去鼻梁,随后闭门八年不出。最终维护了变法的权威性,但也为后续被公子虔报复丧命埋下风险。
变法的最终顺利一定离不开过程中的信誉,只有百姓相信,任何变法才能施行。就像很多公司或者组织欲发布一项制度,必须使相关干系人相信。才能最终执行。若是相关干系人不再信任,那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