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在读《围城》之前,一直以为这是一本讲婚姻的书。读完发现,此前的粗浅认知真是辜负了作者钱钟书先生的一片苦心了。所谓围城,不仅是婚姻之城,也是事业之城,还是自我之城。
小说通过方鸿渐复杂的感情世界,深刻揭露了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及人性的阴暗面,同时,钱钟书对民国知识分子群体进行了锐利剖析,展现了他们在理想与现实、清高与庸俗之间的挣扎与矛盾。其独特的语言艺术,融合机智讽刺与精妙比喻,彰显了作者深邃的文化素养与语言驾驭能力。
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理应思考,“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是否是明智的。我们应该明白清醒的停留,胜过盲目的前进。但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似乎就是盲目前行的人,迫于家庭压力,服从于包办婚姻,同时荒废了学业,又因此造假文凭,抗战开始因为逃难而和同学在三闾大学任教,却再次因盲目前进陷入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纠纷之中,最后再次因为婚姻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如果方鸿渐在每一次失败后都能反思一下,在下一次决定前深思熟虑,结果会大不相同,一次次想逃出围城,却又一次次将围城垒高。
从围城中走出,从清醒开始,从感受到复杂开始,幸福和痛苦,酸楚与平淡,都是一张白纸上的轮廓色彩。不糊涂,但也不纠结,将过去当作一杯清茶或咖啡,将当前作为真实去拥抱的存在,将未来作为驱动力的绝对源泉。去最清醒地感受自己,去做出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