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十几年前买的一本书,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合订本。早在少年时代,看过《童年》连环画。稍长,断断续续读过这几本书,高尔基的文字直透人心,
今天读来仍然有种震撼的感觉。俄罗斯文学几乎没有幽默的成份,即使有也是幽默中带着沉重。托尔斯泰的小说从来没有调侃玩笑的语言,更不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了。俄国人不轻佻,不油滑,固执得近乎笨拙。但是,十九世纪文学却只是俄国人的天下。托尔斯泰是贵族,高尔基却是地地道道的下层穷人,只上过两年学,十岁就外出打工,捡过破烂,当过鞋店学徒,十几岁在社会上流浪,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无论是在轮船上帮厨,还是给人帮佣,高尔基总是挤出时间读书。高尔基说,如果让人打一顿能换来时间读一本书,我宁愿让他打一顿。没有任何文凭的高尔基,通过自学,在社会这个大学里毕业了,成为一代文豪。我想起了最近很热的李娟,李娟也没有高中毕业,但是散文却写得独步天下!沈从文也没有上过大学,写小说纯粹自学。读高尔基的书,仿佛不是在读书,而是随着高尔基体验他的人生,这种感受逼真得惊人窒息!读李娟的《冬牧场》,萧红的《呼兰河传》或多或少有这种感觉。郁达夫说,优秀的小说都是作者的自述传,这未必对,但是,好的文学作品一定是作者灵魂深处的自白。作者的灵魂留在了他的文章里,引起读者的共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解其味者你我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