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许三观卖血记》的文学价值被扩大了,无论是情节、语言、结构、内涵,这部小说都略显单薄。今年夏天刚刚读完刘震云老师的《一句顶一万句》,感觉二者语言风格有点类似,但故事的丰度却不在一个层次。
读《许三观卖血记》,起初感觉语言平平,叙事平平,节奏平平,一直读到许三观去上海给一乐治病筹钱卖血的情节,才感觉出这部小说阐述的重大意义,渐渐地,鼓点开始密集,情节达到了高潮。
《许三观卖血记》除了反映底层人民的普通生活,也反映了50-70年代的一些历史事件,但我认为这部小说的重点还是在体现一位父亲对家庭的责任和牺牲精神,一位家住县城的普通青年,在农村老家偶然遇到了两个卖血的青年,有了第一次卖血的经历,用第一次卖血的钱结了婚,又有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不是自己的),在养活孩子的过程中,他为度过人生的重大困难又卖了十次血,历经千辛万苦把孩子养大了,自己却老了。
这就是我们的父辈母辈,为了家庭,为了孩子,可以去卖血,也可以去做别的什么,总之都是为了后代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虽然历经无数艰难困苦,仍能够绵延至今的终极密码,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