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习。”日本作家佐藤学先生的《教师花传书》走进了我六月的阅读生活。
这本《教师花传书》最鲜明的特色就在于,反复地阐述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一一教师必须是“工匠性”与“专业性”兼备的专家。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既有匠人的一面,也有专家的一面。作为匠人,教师的世界是由熟练的技能、经验、直觉或秘诀构成的;而作为专家,教师的世界则是由科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反思与创造性探究构成的。另外,匠人是通过模;仿与修炼来学习的,而专家则通过反思与研究来学习。教师的工作领域是那么复杂多变,构成实践基础的科学理论与技术又是那么不确定。因此,教育实践家仅仅有空洞理论的教师,不是教育实践家,仅仅靠单打独斗的教师,不是教育实践家;仅仅靠自上而下的规划或指标的设计,难以造就教育实践家。贯穿全书的思想是强调在21世纪的社会里教师的专家形象要从“教的专家”转型为“学的专家”,拥有"反思性实践者”的涵养。这是因为,今日学校教育的体制发生了变化,即从以教师的讲授中心的教学体制转型为以L童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教师的专业性也伴随着这种变化而发生了变化--从教学技术中心转型为以儿童的学习设计与反思为中心,因而教师的角色也应当从“教的专家”转型为“学的专家”。作为匠人的教师的性格特质也集中表现在倾听上。一方面倾听’这一被动行为能够触发教师的想象力。通过倾听儿童的言语或缄默的声音、倾听教材中隐性的声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教师得以探究当前学习展开的潜在可能性。正如木匠从每块木料中看到其潜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倾听,教师能够完完全全接纳接受教材的课题、接受自己内部的声音,形成课堂中对话式的交流,提升自身的工作。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理解他们的语言,走进他们的情感。我总觉得我的倾听与讲课同等重要,所以我愿意切实关注学生有声的或是无声的语言,让自己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