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长大》读后感
写在最前面
这本书不是我自己买的,当然,因为一些刻板印象,我也不会去主动买这本书——看起来属于治愈类的,又和那个“谢邀,人在美国”的知乎挂钩,大概是像《云边小卖部》一样,刻意抒情可以伤感的一类书吧。看吧,刻板印象就出来了(笑)
1
这本书用分镜头的呈现方式,记录了在“成人幼儿园”里面的每一位“大朋友”的事情,这些大朋友有三十多岁的娃儿她爸妈,也有六七十的娃儿他爷爷奶奶;有控制不住脾气摔东西的男人,也有凡事忍让的幼师。在我看来,每一个章节的套路倒是差不多,无非是记录了每个人来“成人幼儿园”前“发疯”的状态,原因,以及与此相关的童年的经历。
2
尽管前面我认为,每个故事是有套路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想把这本书读给我妹妹和我爸妈听。这本书里面的许苑的家庭配置是家庭主妇+社畜,她的心里的想法让我想到我自己的妈妈,家庭主妇不是看起来只带一下娃,接送上下班这么简单,其中还要照顾双方老人,回来看丈夫黑着脸,这谁能受得了。可是反过来,丈夫在外工作,很少能够理解这其中的辛劳的,且很多会有“我挣钱养你,你还不乐意”的扭曲的“骄傲”。
但是很遗憾,读完这本书现在想了想,我没有得到好的解决办法。如果可以换位思考,可是就像我爸,他活了四十多年了,已经做不到换位思考。
3
但是啊,书里有一段很治愈我,是这么写的:
“说过了。上个周末回家跟老头儿说的。”抖抖爸爸显得莫名地伤感,“我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他却已经老了,过年前刚摔断了腿,现在站着都哆哆嗦嗦。听我说完这些,他根本没道歉,还说把我养这么好,没什么错。但是我突然就想明白了。”抖抖爸爸说,“他是他,我是我,是俩人,分得干干净净,所以我当然能变成跟他完全不一样的人,对吧?”
4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可是,在我身边很少见到前者,很多人都是后者。幸福的人都很相似,但不幸各有各的不幸,我们也无法穿越回到过去,去抱一抱那个雨中大哭的小孩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改变现在和未来,无法改变父母那一辈,那就学着忍耐,当县长嘛,最重要的是忍耐啦(笑)。忍耐又理解不了,那就捂住耳朵不听,闭上眼睛不看。
5
好,我成功说跑偏了。这本书的推荐指数(满分10分)6.5分。可以看,但是和名著肯定无法相提并论,治愈,但是只能治愈当下,过一个月可能又弹回来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