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冰花》读后感
这天,好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深。它诉说了一位天才少年世俗埋没的故事。
故事从一个鲁冰花盛开的日子开始。古阿明去采茶,遇到了郭云天。他是学校新来的美术老师。学校即将选出学生代表参加全县的绘画大赛,由郭老师指导并选拔。古阿眀的话富有想象力,别具一格。林雪芬老师和郭云天老师也十分喜欢古阿明的画,他们很看好古阿明。郭老师想让他参加画画比赛。但一些人都为权为利要让乡长的儿子参加,结果古阿明落选了!
古阿明听到这个消息很伤心,但是也没有办法。后来,古阿明染了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离开了……他死后,老师把他的画——《茶虫》寄到美国参加国际儿童画画比赛,得了世界第一,成为了天才儿童。每人都十分悲哀,这么好的人怎样死了呢!而且古阿明的生命才短短11年!
在古阿明明葬礼上,所有老师同学都在擦着泪水,大家都在惋惜,都痛恨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
是啊!为什么一个天才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却因为学校的趋炎附势,别人的偏见,而被永久地埋没了?学校里的其他老师说,古阿明的画与现实不符,并且“根本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只有郭云天认同,古阿明以儿童独特纯真的眼光,大胆丰富的想象,画出了孩子的一片天空。画画不就是把情感融入颜料,在纸上显现出吗?那些“抽象派”画作,就是来源于此。
我曾经见过一个故事:一位有名的画家,在十几岁就能画得非常好,可是往后开始直到他寿终正寝的那一刻,他都在学习儿童画画。他14岁画的画,精美绝伦;但他80岁时画的画,就是儿童的简笔涂鸦,只有简单的线条,勉强看出是一个搞笑的卡通人物。这故事正是在告诉我们,用儿童天真的眼睛去看世界,直接用情感描绘出来的,“无需雕饰”的才是最可贵。为什么其他老师就非得用“俗”的眼光来看待古阿明的画?
《鲁冰花》不只是一首歌、一部电影、一本书;更是代表一种陪伴、温暖、坚持与梦想!他不是在说一个“悲剧”。这本书以“鲁冰花”为名,鲁冰花的花语就是爱呀!书中姐姐对弟弟的爱,老师对学生的关爱……都很好地诠释了“鲁冰花”。这本书是要我们不惧困难,坚持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故事的结尾,鲁冰花凋谢了,残破的鲁冰花在路边散着。郭云天茫然了……但鲁冰花还会再开,再开的鲁冰花会更好看。鲁冰花从未停止开放,少年的梦想也未消灭。我们也从未放弃对理想追求,我们努力着,也想着未来拿到那“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