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见自己—《蛤蟆的油》读后感
—伊人聆听
聆听别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
《蛤蟆的油》这本书是电影大师黑泽明成长自述。黑泽明,1990年成为史上第一位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1999年被《时代周刊》评为"20 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蛤蟆的油》主要讲述他如何积攒实力,从山脚一步步攀向山顶的成长故事。一代大师如此谦逊地评价自己∶"我不过是个不愿示弱的人,不愿输给别人,因而不懈努力的人。"
大师自传起名《蛤蟆的油》来源于日本民间流传的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大师如此自喻,如此解剖自己灵魂,我们平常人岂不更要吓出更多油来?
黑泽明先生的学生时代顽皮好动、写作、画画、书法、剑道、读书,其兴趣爱好甚是广泛。中学毕业后同大多数孩子一样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但作者自述∶"贪婪的往头脑里灌输美术、文学、戏剧、音乐和电影方面的知识,为了自己有用武之地,我一直彷徨不已。"大师同我们大多数青年一样,也经历过青春期苦闷、彷徨、愤懑、踟蹰不前,直到进入电影制片厂当副导演,才找到人生努力的方向,并一直奋斗下去,成为一代宗师。大师的文章娓娓道来、像邻家大哥哥讲述寻常之事、像刚刚发生的身边事、像自己身边某朋友的真实写照。一生经历过地震、火灾、二次世界大战、拍电影时的外场艰苦,他的喜闻乐见、嬉笑怒骂都像一幕幕电影展现在读者眼前。
大师拍摄的电影《罗生门》讲述∶人总是本能地美化自己,对于自己的事情不会实事求是。谈自己的事情时,很难真实的评价自己,不可能不加虚饰。人与生俱来的罪孽和人难以更改的本性,人心是最不可理解的。人不会老老实实的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常常假托别人才能老老实实地谈自己。大师从《罗生门》以后的作品中,去认识《罗生门》以后的自己,认为这样最自然、也最合适。因此,大师认为没有什么比作品更好地说明自己了。
黑泽明大师的作品有很多,如∶《罗生门》、《七武士》、《暗堡里的三恶人》、《德尔苏.乌扎拉》、《影子武士》、《八月狂想曲》。每一部都是经典,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