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傅雷家书》读后感650字2篇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03-28 07:56:41归属于读后感6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傅雷家书》读后感2篇

《傅雷家书》的爱国之情

                      崔柏辰

     «傅雷家书»以其教子之道,爱子之情而闻名,但其实无论是傅雷在艺术方面对儿子的指导,还是在生活方面给予孩子的教育,背后都涌动着最感人的深情----爱国之情。

     

       这首先是表现在文化上的。傅聪身居国外,不免受西方文化的熏染。他本就是位钢琴家,其实多了解西方文化也也是必须的,但傅雷却时时给傅聪寄中华的书籍,拓印的画、字,甚至不惜花一整篇信来谈论中华文化(如61年4月25日信),他要让傅聪成为一位“中式”的艺术家。

     

     我认为这种期望在“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中也有所隐喻。傅雷是想让傅聪最终成为一个“中国人”的,成为一个深谙中国文化的“艺术家”的,而“钢琴家”只是最低要求罢了。

     

       其次,傅雷希望傅聪能以行动来回报祖国。当傅聪演奏成功之后,傅雷的欣喜之情汩汩流淌在信纸上“河,莱茵,江声浩荡......钟声复起,天已黎明......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一个人的心!......”傅雷在儿子为祖国争得国际荣誉后的欣喜之情,如滔滔黄河之水,如浩瀚银河繁星,让人读后也心潮澎湃。

    

       傅雷还希望傅聪能为祖国音乐界做出更多贡献。如时常给傅雷写信,交流音乐问题,希望傅聪为国内青年指明道路。

      这种爱国之情在1964年10月31的信中达到了顶峰——痛苦反击出的鼎峰——傅聪加入英国籍。虽然当时有环境的逼迫,傅雷也知道傅聪是爱国的(他后来也是如此表现的),但他仍然感到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无论在工作的时候或是休息的时候,精神上老罩着一道阴影,心坎儿里老压着一块儿石头,左一个譬解,右一个譬解,总是丢不下,放不开。”回想起傅雷对傅聪的报国希望多殷切,以及在1959年傅聪在给傅雷的信中抒发的爱国之情(从傅雷信中得以体会),实是让人叹息。

    

      如果将«傅雷家书»比作一张相片,其切切教导、浓浓爱子情肯定是聚焦之点,而爱国之情就是其底色和背景,如果没有这个底色,画面的中心点也就不会如此动人,或许«傅雷家书»也不会被选入教科书作为必读书目了。

                       爱子情深
                         唐浩冉
     “待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礼仪要周到;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和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他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里的问题。给我感受最深的部分莫过于傅雷随时随处都做着儿子的“警钟”,做着面忠实的“镜子”。
       
     他认为,“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劲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自己的,先改自己的。”他不仅将此话奉为自己的信条,而且用一生行动完美诠释了此句。

      他认为,“越是对原作品有深刻的认识,越是欣赏原文的美妙,越觉得心长力细,越觉得译文远远的传达不出原作者的神韵。返工次数越来越多,结果却总是不满意”,然而他“并不因此心灰意冷,照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如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他为儿子树立了一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榜样,使儿子既听其言,又学其行,在成长的路上稳步前进。
  
     这使我想到了我的父亲,他是一个妥妥儿的“狠人”。他常常对我说:“要对自己狠一点。你看,我对你狠吧,我对自己不是更狠吗?”他是这么说的,亦是这么做的。我吃饭总慢,他就说:“这可如何是好?你得吃快点儿啊!上了高中肯定来不及!”我显得十分不耐烦,他摇了摇头,道:“我和你妈也有责任,没有做好榜样作用。”后来,我便发现,他总是在5分钟内便能吃完饭。
      
     去年,他膝盖常疼,走路、爬楼很是不便,一经检查,原来是膝盖积水。后来虽有好转,但是医生再三嘱咐不可操劳过度。可是,他现在仍然干着最重的活儿,挑着最重的担子。他还说:“我儿上学苦啊,我不苦点儿怎么说得过去!”这却叫天天下课在教室里吵闹的我无地自容。

      他的确为我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不遮不掩,坦坦荡荡,将锋利的解剖刀直指自己心灵上的缺陷,从而言传与身教有机结合,为我做出了严于律己的表率。再回到《傅雷家书》中,我仿佛才能读懂傅雷的爱子情深……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