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记 图|章彬
1月6日晚,一场不期而至的冷雨,淅淅沥沥,宣告顺德这个南国的小城已经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最冷时代。顺德图书馆五楼视听室的灯火,却向外界传递着一本新书——《活在吾乡》带给这个夜晚的一缕温暖。
由顺德图书馆主办、、未名策划创作室策划执行、顺德社区学院和大良一心志愿者协会支持的第16期“影像为媒”人生经验分享会正在这里举行。
本期分享会邀请的嘉宾是网上热卖的新书《活在吾乡》的作者覃炜明。作为顺德本土作家,覃炜明携带一批老照片来到现场,和几十位现场观众分享《活在吾乡》照片后边的岁月故事。
虽然冷雨潇潇,但是近四十位来自大良、伦教、容桂和中山小榄、广州番禺的观众,冒雨如期来到顺德图书馆五楼视听室。
顺德职业学院副教授黎仁刚主持了这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他以非常感性的语言形容对《活在吾乡》作品问世的惊喜。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亲人,是游子永远的依恋。故乡是一坛美酒,珍藏时间越长越香醇。当这种香醇弥漫整个心间的时候,有的人情不自禁,把它化为诗,化为文,化成读者共同的精神食粮。如果一个作者用心写作,用情写作,用生命的经历写作,写出的文章打动人心,让人思考,我们就尊称他为“作家”。
覃炜明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站在顺德大地上,用十年时间回望家乡,写他的父亲、母亲、弟弟、外婆、舅舅、姨妈、姨丈、堂姐,写他的亲戚、邻居,写他以往60年生命历程所遇见的人和事,写他故乡的村庄、屋地、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他用这些真人真事呈现历史的无情,呈现中国底层百姓的无奈和善良。他的文章令人唏嘘,为之动容。一些专家学者不但撰文给予高度评价,还专程去到他的故乡考察;凤凰网直播了“为卑微者留痕——《活在吾乡》新书发布会”;许多读者则在微信刷屏,从读后感写到自己的人生经历……
黎仁刚说,本期《“影响为媒”人生经历分享会》邀请《活在吾乡》作者覃炜明携带他的珍藏的老照片,分享作品后边的真人真事。我们从中可以回望大半个世纪中国基层的历史进程,并了解作者对这一历史进程怎样进行文学性的、真诚的表达。
覃炜明的分享,从一幅他父亲留下的老照片做引子,说起文革破四旧的日子,说起自己的家族,自己父亲一代经历与命运,然后再从母亲的照片,讲述了一个知识女性在时代风雨中的惨痛经历,说到动情处,已经满头白发的讲述者,依然几度哽咽流泪,感动了现场的听众……
从五十年代老一代的命运、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求学和奋斗,讲述者一路娓娓道来,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家庭一座村庄一段经历、一段历史,看到一个南方小山村,一群终日在土地刨食,温饱无着的人,如何按他们的生活方式顽强活着;而一个出身卑微的少年,又是如何与命运抗争,最后用整整十年时间,用一本书,纪录一群卑微者的群像,作为他对养育自己的山村和亲人的回馈。
本次分享会和以往分享会不同的是,在现场穿插了两位读者对《活在吾乡》作品的朗读。朗读者阅读着一段一段力透纸背的文字,现场庄严而肃穆,听众凝神而深思。进入互动环节,则有七八位观众纷纷发言,分享他们参加分享会的感受。而一些参与分享的观众,则纷纷在现场购买顺德购书中心送达现场的《活在吾乡》,并纷纷要求作者签名留念。
本来安排一个半小时的分享会,不得不一再延迟,一直持续到晚上近十点。参与的观众,连夜在网上分享他们的感受。这些由一本书传递出来的冬天里温暖,从一个小城的图书馆,弥漫开来,让这个冬天,有了更多来自感恩人生的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