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导读:世间很多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了,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李白与杜甫相遇,是在公元744年。那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相差11岁。
很多年前我曾对这个年龄产生疑惑,因为从小读唐诗时,觉得杜甫比李白年长。李白英姿勃发,充满天真,无法想象他的年老,而杜甫则温良醇厚,恂恂然一长者也,怎么可能是与想象的颠倒的年龄?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会在读者心目中兑换成不同的形象。这种形象,与实际常常有大差别。
事实上,李白不仅在实际年龄上比杜甫大11岁,而且在诗坛辈分上整整先于杜甫一个时代。也就是说,他们分别代表安史之乱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唐朝。李白的佳作,在安史之乱前大多已经写出,而杜甫的佳作,则主要产生于安史之乱后。
这种隔着明显界碑的不同时间身份,使他们两人见面时有一种异样感。李白当时已名满天下,而杜甫才崭露头角。杜甫早就读过李白的很多诗,此时一见真人,崇敬之情无以言表。一个取得巨大社会声誉的人往往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让他加倍地神采飞扬。以杜甫的敏感与细腻,他是最能感受这种神采的,因此他陶醉于李白的诗化性情中。
李白见到杜甫也是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那是在官场和市井。如果要他来辨别一个诗人,他却很难看错。即便完全不认识,只要吟诵几首,交谈几句,也能立即作出判断。杜甫让他惊叹,因此他们很快成为好友。
他们喝了几通酒就骑上马,一起去打猎。他们的出发地也是他们的见面地,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东南部,当时地名叫陈留。到哪儿去打猎呢?向东,再向东,经过现在的杞县、睢县、宁陵,到达商丘,再从商丘往北,直到今天的山东地界,当时有一个大泽湿地,这便是我们的两位稀世大诗人纵马打猎的地方。
当时与他们一起打猎的,还有一位著名诗人高适。高适比李白小三岁,属于同辈。这位能够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种慷慨佳句的诗人,当时正在这一带“混迹渔樵”“狂歌草泽”。也就是说,他空怀壮志在社会最底层艰难谋生。我不知道他当时熟悉杜甫的程度,但一听到李白前来,他一定兴奋万分。这是他的土地,沟沟壑壑都了然于心,由他来陪猎,再合适不过。
挤在他们三人身边的,还有一个年轻诗人,不太有名,叫贾至,比杜甫还小,当时只有二十多岁。年龄虽小,他倒是当地真正的主人,因为他在这片大泽湿地北边,今天山东单县的地方做县尉,所以张罗起来比较方便。在我的想象中,走在最前面的是高适,他带路;接着是李白,他是马队的主角,由贾至陪着;稍稍靠后的是杜甫,他又经常跨前两步与李白并驾齐驱;贾至带来的那些人,跟在后面。
当时的那个大泽湿地,野生动物很多。他们没走多远就挽弓搭箭,扬鞭跃马,奔驰呼啸起来。高适和贾至还带来几只猎鹰,这时也像闪電般蹿入草丛。箭声响处,猎物倒地,大家齐声叫好。马队中,喊得最响的是李白,而骑术最好的应该是高适。
李白和杜甫从秋天直玩到冬天。分手后,第二年春天又在山东见面,高适也赶了过来。不久,又一次告别,又一次重逢,那已经是秋天了。当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诗人永久地别离了。
世间很多珍贵的友情都是这样,看起来亲密得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了,细细一问却很少见面。相反,半辈子坐在一个办公室面对面的,很可能尚未踏进友谊的最外层门槛。
就在李白、杜甫别离的整整十年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那时,李白已经54岁,杜甫43岁。他们和唐代,都青春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