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落衣沟村里栽的核桃树就是我的地盘,我要多找一些虫子,给美丽可爱的她送过去。”春天刚刚来到,核桃树冒出了新芽,长尾山椒鸟辛勤地在树枝间翻飞。
“妈妈,原来的路去哪里了?”“傻孩子,水位上涨了,之前走的路已经被水淹没了。”小满,江河渐满,湿热的夏天来了,果子狸一家夜间出来觅食。
“此时不贴秋膘,冬天根本熬不下去呀!”立秋之日,凉风至。虽然暑气未消,但是动物们可没闲着,加班加点囤积食物,其中野猪是最繁忙的。
“霜降把柿吃,冬天不愁食。”霜降后,日温差让果实中的单宁减少、糖分增多,是吃甜柿子的好时候,红嘴蓝鹊们在枝头欢快地享受深秋的美味。
“今年的沙棘果不错,快哉呀!”小雪之日,虹藏不见。天气越来越冷,食物也愈发难觅。领雀嘴鹎们和往常一样,三五成群地寻找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而沙棘树正是一个理想的目的地。
物语起初源自日本,是一种故事、传说类文学体裁。由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委托、西南山地编著的《世界本来的样子:唐家河鸟兽物语》通过一个个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将人类与动物的距离一步步拉近,希望能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共存共生。
该书一共挑选了唐家河53个常见和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物种进行科普展示,包括22种兽类、31种鸟类,以通俗简洁的中英双语科普文字介绍了每个主要物种的形态、行为和相关科研进展等,并提及保护区内的周边物种,力求展现这些野生动物在唐家河的生态现状。
打破常规排序方式,选择以节日为物种排序,是该书的最大特点之一。书中主要分为节气、自然节日、法定节假日,以物候的逻辑来整理时间线、设计绘画场景,每幅物种水彩手绘图说都涵盖了物种背后的故事,待有心的读者去进一步了解这些节日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文明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自然保护地实质上也是保护人类生存的护身符。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较早建立的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身处其中,遥看漫步山野的羚牛,偶遇憨萌可爱的毛冠鹿,邂逅胆小机警的小麂,即使国宝大熊猫也不难看到。
大自然是最好的造物者,守护大自然的人同样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守护,就没有当地如此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在几代保护人兢兢业业的努力下,唐家河从曾经的伐木场变成硕果累累的自然保护地。2019年1月15日,大熊猫国家公园广元管理分局在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挂牌,唐家河正式从保护区转变成国家公园,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保护工作中受益的不仅仅只有大熊猫,可惜长期以来,保护区内其他物种的故事却鲜有人知。正如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所说,“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才有希望。”为了让关注野生动物成为日常话题,让行动更有力量,2019年西南山地受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开始了该书的策划编撰,精心筛选物种、设计绘画场景,力争让更多人认识和爱上自然演化创造的智慧生灵。
据悉,该书编写团队中,有数次赴唐家河进行自然考察的资深导游,有在唐家河深耕六年多的自然教育和生态保护从业者,每位成员都对唐家河有着特殊的感情,以第一视角描述唐家河鸟兽的故事,以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世界本来的样子:唐家河鸟兽物语》一书的出版,不仅是对以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物故事的精彩呈现,也希望能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的熊猫文化宣传、生态旅游建设、自然教育推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谌利民如是说。
四时无声,但鸟兽有语,天籁源于自然万物。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仍保持着野性,成群的羚牛在夏季漫步山野,亚洲黑熊警惕却贪吃,川金丝猴一家温馨可爱,绿尾虹雉为了爱情引吭高歌,黄脚渔鸮悄无声息飞行在夜晚的河岸……它们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这片秘境,从一朵花开到一声雪落,诉说着生存的智慧与坚强,四时有律、万物欣然,就像世界本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