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贾平凹《秦腔》有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19-04-22 08:05:11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贾平凹《秦腔》有感

    二零一八年农历的一月中旬,这天早晨并没有课程,便有了一种要读贾老师作品的迫切愿望。反复推敲,再三斟酌之后,于是在淘宝上购买了贾老师的书,总共四本,分别是随笔集《等着一个送醴泉的人》,和三部长篇小说《废都》、《秦腔》和《浮躁》。
      一直以来,我都是很喜欢先生的文章,先生是“秦人”    ,文章便具有一种自然的秦人脾性:朴实幽默,通俗易懂。这便使得其文章韧劲和力道十足。先生常喜好以“方言”入书,比如《秦腔》。先生是当代文坛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奇才,被誉为文学“鬼才”,因为他改变了一个字的读音,因为他而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大散文。”
     好了,言归正传。还是再聊聊《秦腔》吧。《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
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老师的《秦腔》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一条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两条线相互纠结,在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演变着近三十年的历史。清风街有白家和夏家两大户,白家早已衰败,但白家却出了一个著名的秦腔戏曲演员白雪,白雪嫁给了夏家的儿子。夏家家族两代人主宰着清风街,而两代人在坚守土地与逃离土地的变迁中充满了对抗和斗争。三十年里,清风街以白、夏两大户以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大转型给农村带来的激烈冲击和变化,加上农民与土地之间的难舍情怀,土地的流失,清风镇上人们的勾心斗角,给农民带来的心灵惊恐和撕裂。
    这部长达25万字的作品,以其丰富的现实内涵和精神世界而被授予“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茅奖评价:“它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是当下农村生活的生动写照。”这个评价显然恰如其分。
     正如贾平凹所说的“文章惊恐成。”说他的这篇文章真的是一直在惊恐中完成的。翻来覆去改了三稿。这写作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一直被书稿所折腾。是啊,古语说的好:“好事多磨。”这无疑是他获得茅奖的前奏。
     我花了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看完这本书。这本书以复杂的人物关系吸引了我,作者以一个傻子“引生”的视角和口吻完成了这本书,通过描写清风街上普通人物之间的极为琐碎的小事来表现农村这片土地上的恩恩怨怨与是是非非。通过夏家五兄弟“仁义礼智”的死亡隐含了一个时代的消失。说真的,我是在看的过程中越来越喜欢这部作品了,我看过的小说很少,但都令我印象深刻。
     如贾平凹在《秦腔》后记中写到的:“故乡是以父母的存在而存在的。”对啊,没有了父母的故乡又怎么能算的上是故乡呢?整本书我都是无比谨慎、战战兢兢地去读完的。这二十多万字的文字,我不敢去囫囵吞枣地去读,这样怎么能吃透作品呢?这是对不起贾老师花了一年多的光景的。一边读着,我也在一边思考,我所生存的故乡,再过几年亲人们都渐渐老去,当他们一个个离开我视野的时候,我该以哪种心态来面对呢?农村长期以来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化的年代,来自城市化的冲击使得很多青年人不得不离开老家,踏上务工的道路。这些年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已经蔓延开来。离开了父母的管教和约束,农村孩子的教育该何去何从?他们的未来又有什么保障?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开始,在农村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人搅和着事,事又搅和着人。一切似乎都在扑扑腾腾往前赶,但回过头来,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东西它还在那儿,并没有变。
     我不敢再往下写了,我很难想象将来的故乡是怎么一种状况,是完全城市化呢?还是非完全城市化呢?这以后又该怎么办呢?难道老家会和“棣花街”一样吗?若不一样,那又是何种面孔呢?
     写到这儿,我不仅头涔涔而泪潸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