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校六记》薄薄一本,记录杨绛和钱钟书花甲之年下放干校的离别情和亲人之间的牵挂。语言平实,真情跃然纸上。没有经历,对政治不妄言。“小趋记情”挠心,可能是跟我自己养十四有关系。小动物给我们的情感,通常比人的更真实。
小趋是一头黄色的小母狗,初来瘦弱不堪,从有限的口粮中留一星半点,有那么两回跟着出门打打牙祭,也倒是乐在自得。先生文章里写到 关小趋在窝棚,不一会儿,就发现小趋跟在不远处护送着。
十四没有因为被姐姐冠上“我的猫”而顺服于姐姐,它素来独立自主,按照自己的心思行事,饿了困了乏了都自己解决,谁都别想左右它。
后来干校搬家,狗不能带着走。有人传话说,他们走后,那小狗不肯吃食,又跑又叫,四处寻找。
动物之深情有时人不能及。少时家里养过狗,有一回我爸从别处觅得狗肉,带回来煮着吃,家里的狗情绪低落好久。小趋也是,尽管食物匮乏,但是它得到了一块狗肉也是刨坑埋了。
钱钟书说,那狗也许“早变成了一堆大粪了”,杨绛则认为,“也许变成一只老母狗,拣些粪吃过日子,还要养活一窝又一窝的小狗。”不管是人,还是狗,日子也还得过下去。
薄薄的书里,我还要学习的是家人亲情。淡淡的字里行间 没有那么激情的爱的宣言,在这六记中,杨先生处处显出对钱锺书的关怀和了解。
“学圃记闲” 中,“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冒险记幸”中,为了见钱锺书一面,不惜冒上生命的危险,在回忆中这些险境都写得稀松平常,但如果设身处地,回到当时境况,命悬一线的险状,其实令人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