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落在左手上》读后感
枕边放着一本余秀华的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不同于小说沉浸式的阅读,它在任何时候打开,都不影响品读,随意翻开都能采撷一抹乡村余晖。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文字的感觉,我的感觉是它与我手机里的歌单都好配,那些无法言状的情绪和难以诉说的心事,都在诗词和歌曲里得到了最好的表达。没有言之有物但在心里根深蒂固,我愿称之为共情。如果了解一下余秀华的经历,这份共情便能再多添几分。
一个只有左手可以写字的诗人,写出了自己摇摇晃晃的半生。总是受伤的手,重心不稳的小脚,承载着岁月剥夺后的苦难,包庇着一个又一个坏天气。她说,她像被生活拷打的罪犯,冤屈与侮辱成了刻在成长中的烙印,但依然不能夺走她看见的天空,和走进下一个黎明的勇气。多么倔强的生命!我在心底一次次为她鼓掌。如果说林徽因是春日午后的暖阳,让你看见人间四月天的模样,余秀华就像冬日湿冷的雨,滴滴打在面颊上。有点痛,不猛烈,却足够让你清醒。生活哪里都是岁月静好,有的人在田埂上摔了一次又一次,能写字的左手也是歪歪斜斜,所到之处目光凝聚,议论纷纷,却仍不影响它把田野的禾苗 、窗台的麻雀 、深夜的月光搬进诗里。她的文字和婚姻都让人震惊,但她自己想爱就爱,坦坦荡荡,对于余秀华本人的耿直,果敢,孤勇,我是欣赏胜过偏见的。
我不信神明,但我却相信文字是人的灵魂。我爱这倔强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