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要努力进窄门,因为宽门和阔路引向沉沦,进去的人很多:然而窄门和狭道却通向永生,只有少数人能找到。”
这本书的风评很两极分化,有人视其为耗尽一生的暧昧拉扯;有人称赞其为车马年代的纯爱之巅。其实我早早就读完了这本,当时感觉平平。现在看来,犹如一粒石子从悬崖坠入深潭,掀起涟漪。果然只有在书中找到自己才能引起共鸣。这些文字终于在数月之后如数击中我的眉心。
阿丽莎是一个命运多舛但坚强的女孩。母亲的不忠、牧师的布道与妹妹的包办婚姻;这些经历以及清教徒的信仰让她把对爱情的追求扼杀在摇篮之中。她认为只有掘弃世俗爱情,才能进入窄门。她对杰罗姆的爱清醒又克制,热烈又矛盾。
两个人都渴望穿过窄门,在门后完成爱的升华。在通往窄门,有一条狭长且崎岖的道路。一生的长度,一个人的宽度。它窄到只容许一个人独行。他们需要一直克制压抑对对方的情感,用崇高的美德规束自己,带着浓烈爱意远离对方。独行路上,他们只能靠精神层面来陪伴对方,他们是享受其中的。
期间,杰罗姆试图冲破阿丽莎的屏障,进一步靠近心中“用最完美的事物装点的对象。”而靠近后,两人又因为牵手引起的汗液不适,松开了彼此的手。 “最令我伤心的不是你松开了握着我的手,而是我感觉到自己的手在你的手中并不舒服,即便你不松开,我也会松开。” 两人靠近后发现,他们之间的全部通信只是一个大大的幻影,他们每个人只是在给自己写信。“我深刻地爱着你,但却绝望地承认,当你远离我时,我爱你更深。”
在今年一月中旬读完,我给它定性为风花雪月的西方疼痛文学。数天过去,我体会到了二人的情感。原来爱情最难受的不是分隔两地,又或者说彻底诀别;而是在掀起重重幔纱后,泡泡一颗颗戳破的幻灭感。到头来发现,自己的爱其实也是吝啬又自私的,吝啬到看到最真实的模样后,竟一分都不想多给。反倒距离越远,滤镜越厚,情感越深厚。
这本书的后劲真的很大,结局的绝望和窒息很极致。我应该会抽空重读。不过我本人不欣赏这种过于教条式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