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6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08-27 20:20:01归属于读后感6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第1篇】

  前天,我和妈妈以及妈妈的朋友一起去看了时下最流行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是讲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的故事。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片战乱,到处都是尸体,民众扶老携幼仓皇出逃。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可惜中国的武器不如日本先进,损失惨重。

  看到这里,我心想:日本人太残忍了,杀死了那么多中国人,简直惨无人道。镜头转向教堂内,管理这个教堂的是一个外国人,他细心地照顾着中国伤兵,这一幕与日本人的残暴行为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同时藏在教堂里的还 有十三个女学生和一群风尘女子。

  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日本兵在追杀时,躲在一个草堆中的人发出了一些声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我原以为他们会把那几个人找出来,谁知,他们竟然用刺刀狠狠扎进去,我清晰地看到,拔一出来的刺刀上已经染上了殷红的鲜血,我的心颤一抖了一下。虽然我早在历史书上了解到日本鬼子无恶不作,但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还 是震撼了,日本人太可恶了。而另一场戏,是日本军队到教堂搜查,女学生和风尘女子都在四处逃窜,当十四个风尘女子躲进地窖后,地窖里发生了一场分歧,所有人都想把地窖入口紧紧顶住,只有一个叫墨玉的,一直说着:“让学生进来。”而当女学生逃到地窖口时,日本人也已追到门口,其中一位学生毅然决然地带着同学们离开了地窖,朝楼上逃去,这一刻,我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自私,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安危的态度,一种是无私的态度,处处为别人考虑,反差真的很大。我事后想了很多,其实这两种态度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存在的两种人啊,看来,无论是过去还 是现在,人心都是一样的,有善良就会有自私啊。

  最后一段,是学生在唱歌时,日本人听了之后,要求她们去给日本军队唱歌。这天深夜,几个女学生商量决定一起跳楼自杀,决不为日本人唱歌。我似乎感受到了她们那种宁死不屈的勇气,更是她们的中国情结让我感动。就在她们准备一起跳下去的那一刻,十三人出现了,说愿意替她们去。看到这里,我深深感动。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决定啊,为了他人,牺牲自己,不也正是体现了中国人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的精神吗?最后,她们一起带着“暗器”去了日本军队,而学生们安全离开了。

  结局没有放出来,留给人无限想象空间。看了之后,依然回味无穷。最后那一段,也是全片的亮点,是对中国团结精神最好的诠释。

  【第2篇】

  昨天星期日,我去观看了这部备受争议的电影(金陵十三钗),这部戏在微博上抵制 的很厉害。原本我也想,再没有看的情况下随波逐流的抵制一下拒看。但还 是禁不住好奇的诱一惑,想看看到底为什么要抵制它。于是坐进了电一影院,但说句心里话,就冲这部片子骗了我大把的眼泪这个份上,花50元还 是值得的。影片有个最大的败笔,就是那半分钟的床戏。把原本很凝重的题材变得有点滑稽。我不反对在凝重的题材里加上一些轻松的元素进去,但把这生编硬造的床上戏给加进去就太有失水准了。以为这半分钟的一床一戏就能把人吸引进电一影院就能制造出票房的奇迹,那也太小看观众的智商了。真不知道张艺谋想什么呢?人家严歌苓的原著里根本就没有这段情节,你张艺谋好色这口,也认为观众都好这口?简直恶心死了,这是这出戏的最大败笔。其次,这出戏很多情节不能细琢磨,都不合逻辑,经不起推敲。虽然不合逻辑但还 是很感人,无乱男女老少,我感觉身边的人都流泪了,其实流泪是因为南京大屠一杀的场面实在是触目惊心太残忍了,让人不忍目睹那些人的死法。

  影片拍的很凄美,镜头影像都很漂亮,演员演的还 不错。而且电一影也确实反映出了日本人的奸恶凶残的嘴脸,也反映出来无论什么样的女人在大是大非上都还 能展现出伟大来。当然男人也很伟大!任何人都有伟大勇敢的一面。

  我想我的这些评论还 算是中肯,这部影片也不像网上评论的那么不堪入目,还 是可圈可点的。

  【第3篇】

  张艺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大导演,其电影导演艺术和才华毋庸置疑。但最近看了他几年前拍的“金陵十三衩”,觉得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这部电一影公然为南京大屠杀时的汉奸张目和翻案,令人匪夷所思。电影叙述者书娟之父身为政府交通部门官员,因未及时将女儿送走,选择留下来做了汉奸。这种理由不经大脑考虑,似乎合乎人情,颇有几分道理。但国家民族大义,人格尊严,岂可用这种个人或家庭的情感得失作交换对价?多少母亲为了国家,将年轻的儿子送上了抗日前线;多少义士为了民族,忍痛别离新婚的妻子,告别年幼的子女。它们舍弃个人感情和小家,才保住了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书娟父亲仅为了保护自己女儿就要做汉奸,这样的理由谁没有一箩筐呢?按照这种逻辑,中国一开战就投降好了。这不正是汪精卫他们的主张?影片中国军抗日勇士战斗到最后一人,或许也是家有老小的。他本可以换上便装逃命,也可以堂而皇之地自称保存生命是为日后多杀鬼子,但他没有这样做。影片借殡葬师之口,反复说明书娟的父亲是好人。电影安排他死于日军槍口,似乎也赴了国难。如此笔法,将他的死与国军战士的死放在一起,实乃对民族英雄的亵渎。以上虽然只是副线情节,但这些情节是小说原著没有,拍电影时特意加上的,应属导演团队的创作。

  这种故意的表达,虽然在言论自由范围,受到法律保护,但与我们一直坚持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底线不相容。一般观众或许无法辨别,就在浑然不觉间,被汉奸文化洗了脑,就像受嵌入式广告影像一样。

  张艺谋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大导演,为何要拍这种意境的电影呢?是自己也浑然不觉,还 是被人收买或挟持了?不管怎样都是令人悲哀的。

  联想到也是刚看的另一部大片“捉妖记”,据说票房大卖了24亿,其实也是一部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人妖)的电影。这让人感到,现如今的世道,好像已经没有是非黑白了。曾几何时,电影审查中意识形态的利剑高悬。“文革”后拍的一些写实电影,控诉反右扩大化、“文革”给国家、人民造成的悲剧,因为略含抱怨党的潜台词,就被长期禁演了。现在,公开为汉奸翻案,故意颠倒黑白,却也没有人或部门从意识形态方面把关了。这或许应该值得高兴,这是社会民主、政治进步的表现。但作为艺术家,在创作时应有底线意识。而作为电影观众和评论者,也要能够明辨是非。否则,我们的社会将会滑向永恒的黑暗。

  【第4篇】

  今天,我在网上看了由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很震撼人心的电一影。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银幕上的场景,感觉自己似乎也处在当时那个动乱的年代,那个极度的炼狱中。我为眼前的人物的痛而痛,为那些放弃离开已经沦陷的南京,继续与日本军做殊死搏斗,哪怕只剩一人,与敌军同归于尽,不惜冲在死亡的前线保护教堂的女学生的中国士兵而感动,为日本军队在南京到处搜抓女学生,对女性如牲畜般地蹂躏,残杀而激愤,为那些逃命的沦落风尘的女子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代替女学生去参加日本军队所谓的庆功宴而对她们激赏,同时对不能改变当初的历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残酷的历史在自己眼前重现而感到无能为力,并感到深深的无奈和彻骨的辛酸。

  有些场景当时真地很有让我嚎啕大哭的冲动,特别是那些女子和女学生的最后对话,整颗心都是无比的沉重和苦涩,对那些日本军队的军官和士兵一直受的思想教育和绝对的服从而感到深深地悲哀,他们似乎已经丧失了“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人性的基础。

  电影最终也没有交代那些代替女学生去日本军营的女人最终是怎么样的,只是交代了女学生最后是在外国人的帮助下顺利地逃离了南京。可能那些女人是活着逃出来了,可能是被那些日本军给残杀了,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但我宁愿是前者。

  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不能忘了以前的历史,要时常保持戒心,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现在世界上的国家对我国的态度,尤其是日本,我觉得更是不能失了戒心。古人有句话说的真地很好,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现在的我们更是需要居安思危。

  【第5篇】

  张艺谋,驰名中外的大导演,作为一名大导演,他的电影已经不需要大明星去宣传,他就是他的电一影的卖点。《金陵十三钗》是根据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是一部宏大的战争史诗电影。每一部电影都是褒贬不一的,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视觉眼光,不同的价值观立场等等。但对于我,一个不研究电影拍摄技巧,处理手法,情节起伏的普通观众,只是单纯看电影、欣赏电影的普通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已经足以触动我的内心,让我感动,让我深思。关于历史,关于人性,似乎永远不会有确确实实的真相,它总是要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悟。战争是那么的残酷,到处充斥着野蛮,人类建立的文明毫无立足之地,战败的一方,就像俎上鱼肉,战争中的生命脆弱得不比一朵野花,卑微得不如一颗尘土。我该多么庆幸生活在一个安全和平的国家,在一个安全和平的时代。战争会永无休止地一直存在,但至少,现在的我不需要去面对,那是常会被我们忽略的幸福。

  《金陵十三钗》里的故事地点就在南京的一个天主教堂里。在那里,女学生们的单纯、善良、纯洁与一妓一女们的世俗、妖艳、放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两极化的主人公的拌嘴与吵架中教堂成了人性集中的舞台。以赵玉墨为头的妓女们在教堂里抽烟、喝酒,说婬荡的话,以孟书娟为首的唱诗班的女生们对她们嗤之以鼻,总以为自己代表了女性性格中最美好、最让人向往的一面,妓女们在她们眼中则代表了女性最为丑陋、耻于示人的一面。学养、身份与境遇完全不同的两拨人增加了电影的戏剧性,一群女人的贫嘴吵架成了矛盾冲突的一个小高潮,其中以女学生们阻止妓女使用她们的茅厕为代表。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们永远水火不容,她们在关键时刻还 是表现出了人性善良美好的一面。比如在日军第一次闯入教堂发现女学生时,妓女们为了救女学生一直把地窖的小门敞开,而女学生们为了不把日军引到地窖,宁愿跑到楼上引开日军,自己受苦。这些都鉴证了人性的闪光点。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倒不如说是关于人性的电影,抑或是关于救赎的电影,可,救赎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