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读后感
感悟如同食物的味道,不亲自经历与品尝,难以理解。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文中把他分为智者乔达摩与历经尘世浮华的悉达多。
悉达多与乔文达一道修习,后选择不同的参禅道路。一是追随圣人的乔文达,一是自己漂流的悉达多。悉达多放弃原有荣华加入苦行僧的行列,忍受痛苦,寻找道中之道。可是斋戒、冥想等形式主义是否是一种迷惑自己的把戏?或许只是寻得安慰麻醉而已。跟随佛陀就能脱离苦海这是真的吗?悉达多决定随自己的心去漂泊,去感受。后遇见了美丽的名妓迦摩罗,呵呵,这悉达多也是有发现美的眼光,找个学习的老师也要找个漂亮的,美貌总是充满诱惑。而后经历了尘世所经历的种种俗事,拥有了华丽的衣服、大量的金钱、刺激的性爱,学做生意、发号施令、寻欢作乐,学到了许多,接触了许多许多,不再宠辱不惊,不再仁慈施舍,直至厌烦了这种游戏生活,才想起婆罗门“唵”的神圣。而后失去迦摩罗、失去他们的儿子,体会到当初他父亲的心情,感受到命运的轮回降临到他的身上,开始哀叹为何没有世人的幸福,历经种种悟出——爱这个世界。乔文达依旧在探求世尊圣人的道,那是他的选择,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我想佛陀之所以成为佛陀,并不是因为命中注定,而是尝遍世间痛苦,历经尘世磨难的一种修行成果。助众生摆脱苦难的道路之一就是构建一个无穷无尽的梦,就像动漫《火影忍者》中滞土的无限月椟,以月亮为眼制造美丽的幻境,使无数人沉迷其中直至幸福的死去。另一条路就是成为自己的佛陀,亲身体验感受,明白命运轮回,所谓的大隐隐于市,何时何地都是在修行。有一种水果叫做松梵果,脆而多汁,回味甘甜,脆似苹果,汁胜梨子,是世间最美味的水果,但你不亲自品尝一口,能用有限的文字去描述它的味道吗?只能说是很难,虽说那种水果是我瞎编的。
读书亦是读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有时候某一句话看似与文中主题无关,但能引起自己的思想共鸣,那就是不错的收获。看着悉达多的修行,我心中所想的是,大隐隐于市,入世即是修行,亲自品尝方知人生百味。哈哈哈!我说的比唱的好听,总被自己的豪情状语所感动,被文字所洗脑,却还差那临门一脚,那就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