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18-03-10 10:11:00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读《三国演义》有感     许涛
许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明清小说家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鲜明,将一幅活生生的三国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纵观全书,三个字可高度概括三国始终,那就是“合、分、合”,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变化万千。而书中那些千古流传的英雄人物更是彪炳青史,风靡至今。无数包括我在内的三国迷们为其欢喜,为其悲伤,为其掴掌,为其扼腕。而于鼎足三份,干戈四起,群雄逐鹿之乱世中,谁是真的英雄呢?
  谈起三国,即使是没看过此书的也能知晓诸葛亮这一大名。在民间传说中他是智慧的化身。在书中,他被描绘的羽扇纶巾,谈吐高雅,有呼风唤雨之能、经天纬地之才的一代儒将。隆中定三分,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都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可以说诸葛亮在多数人心中被当做偶像而顶礼膜拜。
  然而,我对孔明的评价唯有“可惜”二字。刘备曾说诸葛亮“君才十倍于曹丕”为何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只是由于愚忠。他把自己的命运捆绑在一个平庸王朝的战车之上了,明知刘禅不可扶而扶之,其人格固然可敬,可现实却是悲哀的:一代贤相南征北战,戎马倥惚,可到头来也不过是五丈原习习秋风,锦官城片片降幡。
  作为书中所推崇的正面人物,刘备虽然是汉室宗亲,当世皇叔,可是论起英雄来,这杯英雄酒,恐怕不是刘备所能喝的。书中刘备大仁大义,至孝至亲,一副忠厚长者之样,可以说集古今圣主之德于一身而无半点瑕疵,可是倘若我们透过书本来看这些,只是罗贯中为照顾这位刘姓皇叔的面子,而在其苍白的脸上加点胭脂而已。在我看来,刘备脸皮厚,心眼黑。其皮厚厚在其好哭,而且会哭,哭的山崩地裂,日月无华。他不是干嚎,而是涕泪齐流,惺惺作态中又使人心服,以至于呜咽几声,像鲁肃这样的忠厚之人便会跟着留下双泪。刘备之哭在于收买人心,诸葛亮被其哭出隆中,赵云被其哭的死心塌地。其心黑,黑在会利用人,白帝城托孤时,他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招,欲擒故纵的手法歹毒之至,致使诸葛亮听毕,泪流满面,手足无措,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也奠定了诸葛亮悲惨的结局,可见刘备之皮厚心黑。
  三国纷争,各路诸侯颇多,其他人呢?吕布系背信弃义的三姓家奴,张飞乃一介莽夫,勇气有余而智谋不足,周瑜倒是年少有为,可惜意气用事,肚量狭小,孙权不过一依父兄基业,无半点建树......
  到底谁是真的英雄呢?以我之见,天下英雄,唯有曹公耳。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虽大逆不道,但我认为天下之大能者居之,为何只能由刘姓称帝?
  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有远见卓识,他抓住天子这个有利“筹码”,于乱世之中能占有一席之地,实在未尝不可。作为军事家,在官渡之战,他以少胜多,统一北方,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更难得可贵的是,他是集军事家和诗人为一身的人才,历史上能同时做到军事家和诗人的只有两个人,曹操和毛泽东。军事家往往是现实主义,而诗人往往更属于浪漫主义,二者本应对立,能同时做到两点,实为不易,称之为乱世之枭雄也名副其实。作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独创一格,豪情奔放,全部脍炙人口,为人所称颂。当然,曹操生性多疑,以致刚愎自用,不然赤壁之战的胜负该有另外的写法。然而瑕不掩瑜,曹操总无愧英雄的称号。
  合上书本,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却仿佛仍在眼前不断浮现,冲阵厮杀声仿佛仍在耳畔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