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的月光中,我掬起一捧倒映着月光的泉水;落落的余晖中,我拥一缕最暖的影子;灼灼的枫叶里,我拾一片脉络清晰的遮挡阳光;萋萋的芳华里,我捧起一本路遥写的《人生》,我仿佛透过高加林看到路遥的人生态度。
《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因为民办教师被大队长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代替而被迫回到土地,又因为他叔父的原因得到离开土地重新回到城市工作的机会,到最后被张克南的妈妈揭发控告高加林是走后门参加工作这件事,再被赶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故事中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当高加林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进行着一次又一次重大选择时,他是怎么做的呢?在感情与理想面前,他选择了去城里当职的理想,远离了真挚热烈爱着他的巧珍,没有与爱人厮守在土地上。当然,小说中这个让高加林进城机会像是给高加林开了个玩笑,最后高加林因为张克南的母亲举报还是回到了他想远离的农村。这里我突然想到,如果高加林早就知道了自己会有这样一场空的结局,当初那个让他进城的机会摆在自己面前时,他还会不会选择进城大显身手。我想他大概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就如在《红楼梦》第五回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早早就看到了那些女子的结局,可他当时太小还看不懂,又或者未曾经历过又怎么会懂得呢?就如同小说中失意的高加林,他本来有文化,觉得当民办教师可以实现他自己的价值,但却因为明楼要让自己的儿子当民办教师,将高加林减开了。后来虽然有热烈痴情爱着他的刘巧珍的慰藉,可他心里还是会时常泛起惆怅和苦闷,他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要看汽车、火车、飞机等,所以我想高加林大概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即便他早就知道他这么做会失去爱人巧珍、令父母失望,毕竟人生最大魅力不就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未知却又无限可能的旅途吗?
在感情面前,他在农村姑娘刘巧珍和城市姑娘黄亚萍中,他选择了和黄亚萍在一起,他心里是有巧珍的。我想高加林在这场感情选择中,除了黄亚萍能让自己父亲带他去大城市这样的利益之外,其实还有巧珍跟他之间的文化思想上差距,刘巧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而高加林是高中毕业,高加林希望自己的伴侣能跟自己谈文学,一块天上地下地说东道西而不是跟自己说村庄的井修好了、老母猪生了十二个猪娃等这些乏味的事。
最后,我记得路遥在书中的写过这么一段,“当然,作为年轻人自己来说,重要的是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当的,也不能通过歪门邪道去实现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过来会给人造成一种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毁掉人的一生!”我们当然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生活,更不能用邪门歪道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如小说中的高加林的人生,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十字路口,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正确的路其实很难走,但高加林选择了一条看似平坦实则曲折的路,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我认为这一点是极为难得的!他在这条路上辜负了巧珍、令父母失望,可却做到了没有辜负自己。
《人生》带给我的最大感动便是,在人生的漫漫长路,有些事情你知道归知道,但哪怕到最后一场空,可你执着的依旧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