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教师教学素质很高,课堂上声情并茂,引人入胜;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连续多年教学成绩稳居前茅;有的教师善做学生思想工作,一生教出的名生无数……绝大多数的教师虽一生辛勤耕耘,努力进取,但真正成为名师的却寥寥无几。笔者认为,造成优秀教师与名师差别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不善于经常进行总结,不善于坚持练笔撰写教育论文和随笔。因此,要想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就必须坚持读书积累,坚持经常写作。著名学者肖川说过:“造就教师的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做教书匠》的作者管建刚老师说:“思想起源于实践、形成于思考,而思考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在我看来,写作是思想的磨刀石,写作是教师是否具备思考力的外显性标志。”因此,今天我向大家倡导,教师成长需要写作,让写作成为我们的习惯,让写作丰盈我们的生命。
写作对于教师成长来说,犹如读书一样重要,但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人人都会读书,但不一定都会写作,其实许多教师在个人专业发展过程中,往往非常重视读书,但却常常忽视写作,或者根本不会写作,这就是造成名师与普通教师的重要差距之一。当代著名散文家梁衡先生在其名篇《书与人的随想》中说过:“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举制度,就是凭一篇文章的优劣来考核天下读书者,为封建社会选取了大批的安邦定国之人才,这种延续千年的考试办法,也正说明了写作对考查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近来来,随着教育形势的迅速发展,教育写作对一线教师专业成长越来越重要。写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的教育习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录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当代著名的特级教师,像魏书生、李镇西、窦桂梅等人,还有千千万万个正在教育一线上茁壮成长的名师,无不都是善于写作的高手,他们在坚持撰写教育随笔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并都出版过多部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专著。
大家都知道,著名学者朱永新教授在“教育在线”网站论坛推出的“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写千字评语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10年后持3650篇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许多教师受此启发,尝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坚持在日记和网络上撰写教学反思随笔,不断走向成功之路。朱永新教授的这一倡议有三大特点:一是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积累和捕捉。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和收获,这是一线教师基本都能做到的;二是每天写篇千字文,只要动笔,很容易完成,并不是太大的难事;三是贵在坚持天天写,这对于立志专业成长的教师来说,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距离成功之点并不遥远。因此,朱永新教授为我们的教师成长找到一了条“终南捷径”,现在很难统计,究竟有多少教师受他的“保险公司”的启发,通过坚持撰写教育随笔走上了教育成功之路。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究竟每天要写什么?
刘良华教授总结出了教师要写三种日志:一是写阅读到的——阅读日志,即读后感之类的文章。读后感可以显示为三种方式:一是摘录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二是就这些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发表评论;三是由这些重要词语、句子和观点出发,形成某个主题,然后就这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写观察到的——观察日志。如果今天你没有任何的阅读,你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了什么”。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看到的社会上的、学校里的、班级内的、学生身上的普遍现象或个别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是观察日志。三是写做到的——行动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他可以写“我今天做了什么”。新课程改革,校本研究为教师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事实上,教师教研的重点就是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使这些问题不断得到解决的过程。将这些问题的发现、研究、解决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是行动日志。
教师写出的随笔和文章如何进行发表或交流?教育博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理想的平台。受条件限制,《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北京教育》那些杂志不可能把所有的老师的研究都发表出来,因而教育博客显得尤为重要。刘良华老师说过:“因为博客是一个自由的发表平台。第一,教师可以在博客里面记录自己读了什么书;第二,教师可以记录自己看到什么事或听到什么报告;第三,教师可以在博客里面记录自己做了什么事:我在行动研究中怎么改变的。”做博客是对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和行动习惯的一种考验。如果你长期不阅读,你将在博客里无话可说。老师一旦做博客,这个老师水平很快就会显露出来。坚持写作,会让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行走状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郭元祥老师在《教师的20项修炼》中说:“对教师而言,写作并非是纯粹的创作,而是一种教育生活方式。具有写作爱好的教师,总是睁开着思考的眼睛,观察生活周遭的事件、人物;具有写作兴致的教师,总是拥有一个理性的头脑,理性地审视自我的生存状态;具有写作冲动的教师,总是保持着一颗敏锐的心境,悉心地体察身边的冲突和矛盾,凝集点滴心灵感悟,汇成思想的洪流。”当教育写作成为我们的习惯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有创造性。只有当写作成为一种必需的生活,教师才能达到一种思想自觉或精神自觉的哲学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