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读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写读后感主要存在问题
①感少述多。名为读后感,却很少有感想、感慨、感悟,大量的甚至通篇都是复述、引述所读的内容。
②感得不新。文中虽有所感,却只是老调重弹,或人云亦云,写不出自己真切的独特的感受来。
③感得不深。虽也能写出一点自己的感受来,但犹如蜻蜒点水,泛泛而谈,浅尝止。
④感得走调。虽然写了很多的感想,但不知感从何来,与所读材料无丝毫关联;或者虽也是感从读来,但曲解原作的意思,感得走了样。观看影视、戏剧、展览之后写的感想,称为观后感,写法与读后感相同。
读后感感人技巧
感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是阅读的深化,甚至是对作品内容的再发现。要想感得深刻,耐人回味,有独到之处,就必须做到:
①不应只是原作思想观点的简单照搬。
不要言人所言,而应该是在原作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将认识再提高一步,另辟蹊径,进行创作,写出新意。这样的感受才能深刻独到。
②要写触及心扉引起共鸣的感受。
读一篇文章,感受是多方面的。要感得深刻,又要具有社会现实意义,就应书写自己感触最深、不吐不快的那一点感受,书写可以引起他人共鸣的感受。这就如同写一事一议的文章,扣住一点可以谈深谈透,不致于导致感想肤浅。切忌贪多求全。
③要联系实际。
联系实际是连接读和感的纽带。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认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产生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作用。实际的内容很广,大至国家,小到个人,往往有面与点之分,大与小之分。但最好联系当前的情况,尽可能不扯得太远,这样现实意义才会强。联系实际,往往离不开联想,这种联想过程一般是类比联想。联想的内容是与原作中心相类或相仿的材料。如果要联系国家大事,要以准确了解当前的形势为前提;联系社会各方面的事,如家庭、学校、社会……要分析社会状况,分清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切不可以偏概全,得出过激的结论。联系个人实际,要以自己的思想、情感为依据,不可写成检讨书、决心书。无论联系哪一方面实际,切不可喊口号空谈,这是写感想的大忌。
读后感的结构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注意点:
1、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所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也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尾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注意:很多读后感,复述完故事内容,就开始写感,翻来覆去,就几句话,就是多写一点,也是不着边际,一盘散沙,主要是缺乏“感点”这个桥梁,显得很突兀,过度不自然,不顺畅。
二、掌握经典式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拟主标题
很多孩子直接写《xx》读后感,别人读的时候就引不起兴趣,会想到这样没有主题的读后感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如果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还是建议拟主标题。如:《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有感》、《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等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先好看了三分。
注意点: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你的感悟心要。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第二步:述读——引
讲述: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点:1、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
2、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
3、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成功的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5、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一部分如果拖沓冗长或者与主题不相符,就会让人反感。
第三步:感点——议
议,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注意点: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第四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1、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你选的例子和所讲的道理和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3、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五步:结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
注意点:1、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表决心式的结尾也行,但是容易落入俗套,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2、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
读后感示范
西风依然在
——读雪莱《西风颂》
狂暴的西风,唤醒沉睡的大地,破坏着,同时也守护着。它所过之处,一切死亡和衰朽都被永久地埋葬,而希望则永恒地闪耀。在它的身后,是冉冉升起的黎明。
但西风啊,多久不见了哟!
那些匆匆的步履,你看见了没有?争名逐利的脚步从未有半刻停顿,充斥着铜臭与喧嚣的街道上挤满了行人。日益浮躁的空气中,你是否难以立足?泛着腐臭的光鲜景象,你是否感到厌恶?声色犬马,花天酒地的人们,或在自己的世界中逍遥自在,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匆匆走过,留不下一丝涟漪。虚假的忙碌笼罩着城市和乡村,漫无目的的游荡中,还有谁会记得你的名字。西风哦,你在哪里?
那些冰冷的面庞,你看见了没有?喜怒哀乐只是苍白的面具,惟有面无表情才是真正的表情。诚然,冷酷也是你的特质之一,但现如今的冷漠却是由内而外,蔓延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症候群。它像一张无形的网,铺天盖地;又像一堵隐形的墙,断绝联系。而你的冰冷,只是对于那些退步、腐朽的事物,对待希望,你就像雄鹰对于长空那般火热。真正的亲情、爱情和友情都已难于寻觅,因为其中或多或少都掺入了一点利。人们的感情触发点越来越低,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成为热点话题;而人们的感情动作点则高不可攀,当一切的主人公成为了自己,便冻成了千年的坚冰,万年的积雪。当冰冷成了主流,还有谁会记得你的内心?西风哦,你在哪里?
那些飞溅的唾沫,你看见了没有?商人把产品描述得天花乱坠,专家把一家之言当做万世经典口喷不辍;空谈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欺诈者口吐莲花,颠倒黑白。从不说话的西风,你难道不觉得反感吗?商业欺骗、学术欺骗层出不穷,花样迭出。当人格委身于言辞,当语言胜过了行动,还有谁会记得你的缄默?西风哦,你在哪里?
多么盼望西风扫去世俗的尘埃,还一个皓皓的未来。但看不见你的身影,我又有什么能力许一个光明的前程?西风哦,你在哪里?
这时我听见最深沉的长啸,是你吗?原来你一直没有走,对吗?彳亍在茫茫人海中的我,为这突如其来的凉风撩拨起了心弦。
是的,西风依然在,正如希望。你与它本就是双生的天使啊!你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期待某个瞬间,掀起惊天的狂潮,风定之后,会是一个清新的世界。
是的,我不该如此悲观。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日又怎会遥远?
你一如往日的缄默,但藉由你的名字触及你的内心,我便确信无疑:
西风依然在。
是雪莱歌颂了你,但你属于全人类。西风仍在,希望犹在,人类终将找到曙光,在你的指引中,攘除黑暗,奔赴光明。
读《报任安书》有感
学完《报任安书》后,我对司马迁的人生经历有了更加详尽的认识。在李陵之变”后,他的人生从此便发生了巨大的转折,这种始料未及的灾难毫不留情地破坏了他本可安逸的一生。
由此,我想到了转折”的意义,
在历史的长河中,转折的实例不计其数。进攻中途岛的日本航母沉没,南北战争时期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长征时期的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转折的出现,对国家政治形势而言有巨大的冲击力,它或许成就一大强国,或许断送一个政权的未来。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言:“呜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些人不就如同司马迁一般,在命运的不断转折中,坎坷一生。有人忍辱负重苟活下来,有人就此沉沦痛不欲生。
转折的出现,将生命变得凹凸有致,许多坚忍不拔的勇者,凭着惊人的意志,写下了流芳百世的经典抑或是造福后人的丰功伟绩。转折的逼迫”,将他们的人生发挥到了极致。
平日里,枕着一缕草香徜徉在曲径通幽的羊肠小道上,每一处转弯口都会霎地显现异样的风景,令人倍感欣喜与浪漫。坐在小道边的座椅上品一本红楼,家族的兴盛在社会无情的逆流中渐渐转向没落,只留得今人为其默默叹息。回家途中,一片树叶从树枝上旋转而下,落在泥土中静息,它静静地去赴一场生命转折的葬礼。也许钻进泥土生长成养分,它的生命又将迎来新的转折。夜晚,为一部扣人心弦,一波三折的电影赚足了精神,回味无穷。
不经意间,又想到了“运动是绝对的”这一哲学思想。世界每天更新容颜,转折应运而生。我们应将它们看作一次契机,无论于自身是逆是顺,我们都乐观接受以充实自己的人生。
让转折来磨练我们的意志,凹凸我们的道路。让转折描绘一场人生如戏。
读《离骚》有感
端午节已过去好几天了,可我一直还沉浸在屈原的楚辞中,赞叹他的文才,敬佩他的人格。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想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就得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赶上改朝换代看风使舵才能明哲保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理想和正义而终身求索的有几人?金钱物质美女的诱惑,使多少有志之士随波逐流而同流合污,不禁哀叹当官难啊,难的是不丢人格不做糊涂官,在那尔诈我虞的官场又有多少人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而苟且偷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创作于楚怀王时期屈原遭谗被疏之时,是楚辞影响最大的作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宋玉、唐勒等人都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楚国人,他们作品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因此被称为《楚辞》。
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
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离骚」解释为别愁。
二说都说得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写愁怨之作。
《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这种用「香草美人」托物寄兴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可谓泽被深远,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屈骚美学意象和审美模式。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