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金刚川》观后感:没有不看的理由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0-10-23 10:23:44归属于观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金刚川》观后感:没有不看的理由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

当听到电影《金刚川》预告片中的这句旁白时,很多人或许会和我们一样想着,这是一座什么桥?它到底有多重要?

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10月25日,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两水洞战斗初战告捷,这一天也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这段历史对于很多人而言,一知半解,或许更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记得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最可爱的人”。

直到我们走进电影院,看完了《金刚川》——这部由管虎、郭帆、路阳,三大导演联合执导的电影,把我们带回了70年前的峥嵘岁月。

电影呈现出的故事没有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种豪迈,甚至整个故事都不是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但它如同一个杠杆,轻松地把挑起了时代,用小切口打开了那段历史。

虽然是三位名导共同执导,但《金刚川》并没有同《我和我的家乡》那样以单元模式进行拍摄。

它从炮兵、步兵、工程兵战士三个不同视角讲述同一个事件,在商业电影市场亦是一次创新性地尝试,同时也是对多位导演合拍多视角组合片的一次升级。

那到底是座什么桥?

我们暂时先把目光锁定在1953年7月,那是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金城战役,进入攻坚的重要时刻。

当然,《金刚川》并没有去讲述这段故事,总导演、编剧管虎反而把观众视线拉到了这场战役的后方阵地。

当时后勤运输线要保证物资供给,而金刚川则是运送至前线的必经之地。它位于金城前线附近,最宽处达60米,水流湍急,不借助桥梁根本无法通行。

地上自然条件恶劣,天上敌军战机轰炸,护桥的战士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完成桥梁搭建、并随时修补,以保证前方战场的“生命线”畅通无阻。

对于志愿军而言,这座桥是“生命之桥”。但在敌军眼里,这座桥是我方的命脉,炸毁它就能击中要害。

于是,架桥、护桥、过桥,成为了这个故事的重点。

桥,自然成为了电影《金刚川》中的真正主角。

志愿军们为这座桥注入了灵魂,任敌军火力碾压,他们总能第一时间补上,用民族情撑起了这座“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桥。

可见,电影《金刚川》并没有直接描写正面战场厮杀,但它却勾勒出了战场上最不能被忽略的一面。

在过去,电影《英雄儿女》里王成一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成为中国最强音。而70年后,电影《金刚川》里张译的一句“来吧!”成为了最燃情的时代呐喊。

就这样,我们看到了整个后方阵地的不朽。

一叶知秋,《金刚川》尽可能用最小的切入点去表达,它没有事无巨细地展现工兵连用7天7夜架起一座联通前线和后勤的载重桥的前有后果,而是把时间维度缩小,放在从接到任务下午到次日凌晨大部队过桥,只有半天时间。

建桥难,守桥更难。当然,最难的还是那群人。

过去的战争片通常喜欢突出前线战士,但《金刚川》没有,它把镜头对准了洒下热血的后方战士身上。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管虎近年擅长讲述的故事框架——小人物在极限时间里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从而见证历史。

导演们对主要角色的塑造并不是这场战争的工具,而是通过用很多战争以外的细节,去展现他们的人情味。

吴京饰演的关班长和张译饰演的张飞之间的情谊,是生动的。

前者那种嘴不饶人,又带着那股老兵的骄傲;反之对方是那种自认不及其的“小兵”,即便被委以重任,依旧不好意思下命令,只是倔强地“捂”着炮弹不让他多用。

邓超饰演的连长和李九霄饰演的工兵连战士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

一心想上前线的战士,是带着一股子不羁的冲劲;为了前线甘愿在后方服务的连长,表面假装保持着顾大局的风范,但他的冲劲也并没有就此藏住,一着急就说大家听不懂的方言。

这些一举一动,让这群军装下的男孩形象更加立体。

他们的形象,正如作家魏巍当年写下的那句话,“我们的战士,我们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但正是这种可爱和人情味,把牺牲承托得更加残忍,也进一步让观众洞见这场战争的残酷悲壮。

事实上,除了这群人,电影里还有无数的战士,他们甚至没有姓名,只有在电影最后的时候,有的人才有机会被摄影机带过。

他们都是英雄。

他们虽然没有在第一线对抗,但是他们可能隐蔽在草丛了,一动不动就一整天;可能是守着藏好的炮弹,不到最后万不得已的时候,都要忍着;有的则是没日没夜的建桥……

他们随时都会面对敌军过来的轰炸机,即便如此,他们没有退路,只能坚守。

这一切,正如影片的英文片名一样,“The Sacrifice(牺牲)”,非常直接地把战争的另一面展现在观众面前,更是将抗美援朝精神以年轻观众最能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将激起和平年代下的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警惕。

正如导演管虎的解读,“我们的主题是牺牲,中国人之所以能在板门店谈判,凭的不是武器装备,而是勇气和牺牲。而这,才是抗美援朝精神之本。”

从历史中来,回到历史中去。

《金刚川》最有魅力的地方便是真实和艺术的结合。

电影中魏晨饰演的闫瑞,其人物原型是志愿军工兵第3团3营9连连长张振智,而他正是契合了电影那句旁白中的“十七八岁”。那个年代的故事,在70年后再次被展现出来,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已如隔世。

电影结尾的那座桥,是靠无数个闫瑞开辟出来的,那是我方的生路,更是能让很多人回家的路。

就像电影中那句台词,“俺们这些人,真的没一个拍死的。”

这句没有任何修饰的话语,不是艺术的杜撰,而是来自历史最直接的肯定,“真的”。

那群人简单而又纯粹,把青春化作硝烟,那座桥留在了历史长河中,而它已经成为了一份信仰。《金刚川》远不止是一场电影对历史的复刻,它还让我们看到了那群军人的光辉再现,以及精神的传递。

在这个和平时代,我们更应该借着《金刚川》的上映,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对于《金刚川》,你有什么期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