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大学》观后感:不,这不是大学,更不是清华!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7-13 08:49:40归属于观后感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大学》观后感:不,这不是大学,更不是清华!

7月9日,由清华团队创作的记录电影《大学》开始在全国上映。这对于曾经的“红色工程师摇篮”而言无疑是一件大事,而对于我这个在“红色工程师摇篮”中慢慢一点点体会大学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诱惑。于是,我走进了久违多年的影院。不到半小时,我后悔了,我失望了!当终于能够走出影院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的时候,我实在忍不住了,我想说:不,这不是大学,更不是清华!
《大学》是一部纪录电影。这里我想先抄袭一段来自网络上的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在清华园里,有四个人正站在自己人生的路口。他们之中,有刚历经高考、一波三折地考入心仪学府的第一代00后大学生,有即将离开象牙塔、面临艰难抉择的博士毕业生,有旅美归来入职清华、满怀“观天”理想却挑战重重的青年教师,有耄耋之年、荣休后依然坚持站立三尺讲台的老院士。影片以三年的悠悠光景,诉说了四个清华人一生的理想以及在他们身后属于这所大学的永恒青春。
很美的语言。必须承认的是,电影所呈现的画面比这些语言更美。
但是,美的仅仅是画面。是的,仅仅而已!
我敬重钱易老师的敬业,佩服那位归国教师的执着,欣赏那位毅然投身基层的博士的勇气,羡慕那位有幸考入清华园的00后的运气。这四个人的经历,每一个单独拿出来都可能是一个完整的、激动人心的感人故事。但是,我必须说,电影中所呈现的这四个人的故事加起来,远远不足以诠释什么是“大学”,更远远不能诠释什么是“清华”!
钱易老师的伟大在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三尺讲台,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祖国建设者。钱易老师的伟大在于她的朴实,不追名逐利,更不会盛气凌人。她的身上可以说无处不体现清华的厚重清华的低调。然后,令人遗憾的是,《大学》的镜头所对准的却是她显赫的身世,是她院士的头衔,是她在人文清华大讲台上的体面风光。这真的不是清华。清华一直崇尚的是行胜于言。我相信钱易老师的晚年有太多让我们感动的细节,关键在于那些细节太平凡甚至太平淡了,创作者是不是真的愿意去挖掘?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清华的一位老校长。上世纪80年代我刚刚走进清华园、第一次有幸与他面对面的时候,我真的不敢相信他就是我们教研室当时仅有的两位教授之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身粗布衣服,一双典型的北京布鞋。而就是这位世界知名学者,70多岁的时候仍然骑着自行车来到实验室指导学生。这才是清华的老师,清华的灵魂所在。
那位归国博士,坦率地说远远够不上是清华年轻教师的代表。我姑且相信他确实有相当高的学术造诣,是一个拔尖的人才。但是,清华首先是一所大学,教书育人是大学的至高无上的职责。在整个《大学》中,除了博士第一次 (?) 出镜时装模作样地为应付学校的评审而备课之外,几乎所有的相关镜头都围绕他的天文望远镜而展开。我不知道这个天文望远镜对于清华是否真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个天文望远镜所需要的人力财力应该不是清华自身所能承受得了的。我不知道创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镜头去讲述博士购买美国镜子时的遭遇,但这些镜头隐隐约约地在暗示着这么一个项目可能真的是一个“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项目。这真的不是清华!关于科研,关于为祖国建设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科研,清华有太多太多的正面例子。可惜,在《大学》里,我们一点都没看到。
那位投身基层的博士也远远够不上是清华学生的代表。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放弃了众多的诱惑,毅然走进基层当村官,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值得大书特书。但是,在关于这位博士的所有镜头中,我们没有看到一点点他是如何在清华园吸取知识营养、体味人生真谛的画面。这不是清华!事实上的清华是这样的,每一个走进清华的年轻人,都会接受师长们的从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的三个台阶式的教育,一点点地成长起来。这个博士显然就是这种教育的典型成果。可惜的是,这种教育在《大学》中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忽略了。在这个博士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有理想的博士和他的艰难选择,看不到“大学”存在的任何痕迹。再吹毛求疵一点,《大学》的任务毕竟应该是诠释“大学”诠释“清华”。在清华的毕业生中,只有千分之几的人选择了放弃所学专业走向基层,更多的学生则是将所学真正付诸于所用。大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培养祖国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每年的招生计划应该也是结合国家需求而制定。据我所知,走进基层是很多清华毕业生的选择,我身边就有博士毕业后参军将所学专业用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极好事例。可是,《大学》却偏偏选择了这么一个非典型案例作为清华学生的代表,难道是想告诉观众清华培养的都是一些所学非所用的人才吗?
再来简单说说那位00后考生。从父母的提心吊胆、欣喜若狂,到00后入学后的西服领带,我们看不到大学教育的意义所在。尽管暴雨中的20公里拉练、宿舍熄灯前的赶写作业、考试前的班级集体复习等等,多少给我们展示了一些大学生活的细节,但《大学》完全忽略了大学必备的一个主要元素: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在哪里?大学是培养人的地方,这位00后在大学里已经生活了三年,哪一组镜头展示过他确实是在接受大学、尤其是接受清华大学的培养?另外,清华的学生早出晚归,连周末的教室也经常是一座难求;食堂里边吃饭边看书,大路上边骑车边操作电脑......。可惜,那些唯美的画面几乎没有一个出现在《大学》中。
我承认,以上关于四位代表性人物的分析有点过于苛刻。电影毕竟是电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这部《大学》更名为《清华园中的四个普通人》,或许我就没必要说出这些话来。
但是,这是《大学》。《大学》片头冠冕堂皇地映出了一句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真的怀疑这部电影的制作者是否真的读懂了这句名言。在这部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中,除了片头告诉我创作者知道这句话的存在之外,我没有发现有哪一组镜头向我们诠释过这句名言。大学在《大学》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4个普通人的理想以及他们在人生的路口上的抉择与大学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在一堆零乱拼接的镜头中,我们没有找到任何答案。
这是一部讲述清华大学的《大学》。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真的怀疑这部电影的制作者是否真的领悟到了这八个字的真谛。在这部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中,我没有发现有哪一组镜头向我们诠释过什么叫“自强不息”什么叫“厚德载物”。
最后,我想说一点:清华之美,在于她的宁静,环境的宁静和心灵的宁静。我曾经在一个拂晓时分在清华园里漫步。校园里很宁静,只有环卫工人在一丝不苟地打扫着各条大小道路。之后,随着天空渐渐变亮,川流不息的人群开始涌上各条大小道路。但是,这个时候的校园依旧宁静,即便是自行车之间发生了磕碰,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相视一笑,马上又匆匆前行。这些人流流向了教室流向了图书馆流向了实验室,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学习和工作。时间就这样在宁静中一点点地流逝,一批又一批青年才俊就这样在宁静中成长起来走向祖国经济建设主战场。清华园,绝对不是《大学》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浮躁与喧嚣!
《大学》,你展示的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眼中所看到的清华,是一所没有灵魂没有精神的“大学”。事实上,你根本不配称作《大学》!


附:匆匆写完这篇文字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作家郝景芳的一篇文章“该如何考上清华?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答案”。这篇看上去是在为《大学》唱赞歌的文章在我看来事实上是在嘲笑创作者们的肤浅和无知。这篇文章结合电影中的四个典型人物写了很多电影中根本没有反映出来的、发生在清华园发生在清华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和细节,而正是这些在《大学》中根本看不到的故事和细节支撑起了真正的清华。在我看来,景作家所提供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清华的精神清华的灵魂。也只有那些像景作家这样在清华园中熏陶了多年的人才能较为深刻地理解清华的精神清华的灵魂。所以,我坚信,《大学》的创作者充其量只能算是在清华园里经历了一次一日游的匆匆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