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章,见字如见人。果不其然,从丰子恺的散文集中就所知他的性格童真,哲性,有很高的人生感观和见解,对于人或事都是一个淡薄名利,而又开朗通达的人。
该书由七十多篇的小散文组成,多是作者在平常事物中所撰写而成,从出版的时间以及文章落脚的时间来看,都是1972年前所撰写,可以说年岁比我还大。所以,一捧起这本书,感到有一种岁月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渐》是该书第一篇文章,写于1925年,推算当时的作者应该在27岁的青春大好年龄,许多人在这个时候应该有憧憬,有魄力,而作者这篇《渐》却写出了一个对世态有体悟之感。
文章首先描述人生圆滑正如书中写到“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要素,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因为变更是渐进的…”。作者用“渐”来描述出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里变化。
孩子的天真往往是最可贵,最难得的赋予,可在成长和欲望的膨胀之下,初心都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变得各取所能,各自发挥。有的人从富豪变为乞丐,有的人从学生变为学者,还有的人不再是单一的只为吃穿的人,因为在他们内心越来越渴望更多的美好,甚至为其犯下违法违纪的勾当。
作者用“渐”来形容人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以及许多事物的变化,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许多人或许多事物并不是立马形成,而是日积月累中逐渐而成,就好比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并不只是一个成长的问题,每天的习惯、爱心、善良都是在一点一滴中显现。
“渐”的本质是时间…”的确,没有时间的蜕变何来宇宙中的浩瀚长河。渐,多余山河,改变山河,也能改变历史。作者在结尾部分引用了一句话“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丰子恺出生在浙江崇德石门湾,而最近出游的乌镇在其附近,在这样一个水清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可以想象当时的作者是在怎么的愉悦、轻松环境中。因为有游览的图像在脑中,当作者描述自己的家乡和居住的环境时,就能勾画出一个水流环绕,砖瓦结构,屋檐高巍的图案出来。
文中作者多次提到船和水,因为在其周围是由杭州运河所环绕,所以出行中的作者多半以船为工具。
青春期的作者在人生中遇到了两位恩师,一是弘一法师,另一位就是夏丐尊,两位老师对作者起着较大作为,对于他的仕途和创造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可以说没有两位的引指,就没有后来的作者。
作者以散文著称,其笔脱俗而风趣,哲深而不凡,我们在作者的文章看到了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在作者的笔下还看到了一个风趣的智者。
作者除了写作,还有他的漫画享誉世界,独特的构思和细节的表现,让我不由想起看到的一篇关于《细节之美》的讲座,其实在丰子恺先生的笔下,无论是散文,还是漫画,都在抓住细节,抓住内心世界的,所以作者的漫画仅仅是几笔,没有夸张的色彩,只是一个人形的表现,仅仅在于抓住细节的过程,凸显出画中真正的深入内心的笔触和感想。这就是丰子恺的长处。一个内心细腻,观察端详的人。这也是作为后人应该学习的地方和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