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这些日子看书,由于课堂任务,看书看得多又杂。总体来说,一些小说类型的书总是很能吸引人,看得也快,理论类型的书总是由于一系列原因,要么看不进,要么要反复读几遍才能读出些东西来。
最近看了本小说《水在时间之下》,由于吸引力太强了,花了三天的课余时间看完了。读完后,心情颇为激动,说实话,很久没有一本书能够让自己如此动情了,上次还是《飘》。仔细想想原因,好像自己喜欢的人物都是一个类型的。无论是水上灯,还是思嘉丽,亦或是生活中自己崇拜的明星,我发觉她们身上都有我热爱与尊敬的品质,一是顽强,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打不败,压不垮。二是自强,虽为女子,却不示弱,就像带刺的玫瑰一样。
(一)身世浮沉雨打萍
水是水上灯,虽光芒万丈,却一生飘零。从被丢出水家的那一刻起,从养父养母去世的那一刻起,水上灯的活就是为了复仇啊。她要出人头地,她要拼命挣钱,她要给父亲报仇,给自己报仇。从小缺爱让她骨子里就形成了一种不认输的性格,她不怕挨打,却从来不愿忍气吞声。她爱自己的养父,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从小她身上锋芒锐利,为了保护身边的家人,她总是把自己变成一颗刺猬。可到头来不仅没有获得大家的好感,反而让众人觉得厌恶。
所以我把她比作野草,生长在路边人们看不见的地方,众人可以踩踏。但只要让她看到一点光芒,抓住一点机会,她便不会松手。刚满一个月就被抛弃的小娃娃都没有死,那么,她打不垮,洪水淹不死,战争摧不毁。她没有败给任何人,却最终败在了时间之下。活着的意义于她而言就是报仇,而报了仇以后呢?身边的亲人、爱人一个个都离散,至亲不再相认,所爱无法获得,又有什么意义呢?书的最后引发了我的思考,水上灯的确红透了整个汉口,可是红遍以后,她收获的是台前的喧嚣,台下的冷寂,不过仍然是一缕浮萍,四海都没有她的归宿。
(二)两代女人的悲剧
在书里,我唏嘘于玫瑰红前半生的荣华富贵,后半生的凄凉惨死;我讨厌李翠为了富足的生活抛弃孩子,却又无法对她的所作所为表示反对。身为女人的身不由己,在一位女性作家笔下写得那样真实又无奈,如春蚕抽丝,剪不断,理还乱。毕竟在乱世,如果没有靠山,就会像水上灯那样饱受欺凌却无人理会,哪怕父亲去世却也只能靠卖身来葬父。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我们都渴望一个安稳的生活,不用四处漂泊,不用任人欺凌,吃得饱,穿得暖。在乱世里,无依无靠的女人们更是只能依靠丈夫、儿女来追求一份安宁。所以在强权面前,哪怕是天生一对的鸳鸯万江亭与玫瑰红也只能认命。因为万江亭只是个戏子,如果选择所爱,那么玫瑰红未来面对的也将是名誉不再,一生漂泊无依。所以在陈仁厚与张晋生里,水上灯选择了后者,因为她不敢想象离开汉口以后她该怎么活。
只是,相对于上一辈所言,水上灯的活更多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玫瑰红为了后半生享乐嫁进了肖府,却从此被限制了自由,沉迷鸦片无法自拔,颓废半生。李翠为了安稳的生活留在水家却从此与女儿不能相见,还被当作水家的工具与汉奸苟且。从被养父余天啸从狼窝“刘府”救出来开始,水上灯学会了“忍”。为了红,为了爆红,为了长久不衰的红,她必须忍。在还没有出师前,她必须按照师傅的要求,不能张扬,踏踏实实隐忍地学好每一场戏。的确,水上灯红的比玫瑰红更久,更有个性,更有自制力,可是忍到头来依然是一样的结局,死一般的孤寂。两代悲剧的女人就这样相互彼此折磨着,而追溯悲剧的源头,无非是来自男人的情欲,女人的嫉妒,迷信的使然,贪欲的燃烧,这一串串的偶然与必然的事件串起了两代人的恩怨情仇,两代女人,有最终在时间尽头消身匿迹,花朵般凋零。
(三)位卑未敢忘忧国
如果说这本书只是描写两代戏子的恩怨情仇,那可能只是一段让人最多感动。但把这本书放在了抗日的大背景下,水上灯一句“不为日本人演戏”,这气节让我不禁震撼。当年的戏子与现在的演员相对应,相对于现在充斥于网络的各种为了红不择手段,或者说一群群选秀出道的爱豆更多地跨足影视圈却不打磨自己的演技,只为博取眼球或吸金,我想当年的戏子虽然地位低,但有如水上灯这类戏子,为了基本功苦苦打磨,花旦武角个个拿手,而又不为名利,只一句不为日本人演戏,就流落他乡,死的死,伤的伤,“位卑未敢忘国忧”更显其分量。我想如果从这本书那个时代得到的反思,是当今中国人一种应有的气节。
(四)我寻水上灯
读完了水上灯的故事,又恰逢五一劳动节外出旅游,便想着一定要去武汉看看,看看水上灯生活过的地方。5月3日,我去了汉口水上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汉口的租界面积很大,房屋众多。小说里的水上灯曾经在法租界住过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我没有弄明白法租界究竟在哪一块,但循着那不宽不窄的水泥街道慢慢走,仿佛就有一种我和水上灯走过同一条路的感觉。汉口的江边是长江,在曾经那个交通还不太发达,只能靠船过江的时代,会有下雨过不了江而误戏的时候,而一场洪水也曾摧毁了水上灯一个不太幸福但至少完整的家庭。但汉口,你究竟又有什么魅力,让两个时代的戏子哪怕至死也不愿离开。可能这就是她们的归宿,这就是她们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