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讲了“80后”中文系学生李晓东的亲情、爱情、友情,理想、现实......
李晓东出生在灵泉,一个地级市。他的父亲是当地美协的副主席小有名气,母亲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省重点大学。出于爱好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中文系。而当时中文系已被边缘化。他们系包括他只有七个男生,于是他们七个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一人对他的帮助极大,那就是王文琪。
王文琪的爸爸是省政府秘书长。他家境优渥,见多识广,为人处事细心周到。事儿只要交到他手里,他定会办的各方都满意。解决矛盾定会“化干戈为玉帛”使敌人变朋友。他确实是人情练达。这应该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学校里有声有色的办了刊物《文理》,全靠文琪筹资。他对李晓东真诚务实又无私。他为李晓东和徐冉的爱情保驾护航,对他们生活上的帮助也颇大。当朋友们问王文琪的父亲是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还是习惯性以权谋私的那一类的时候。李文琪对人情往来的事儿表达的真诚又朴实。毕业后他入股了一个明星经济公司,收入颇丰。他父亲的下场是不言而喻的。
李晓东考上大学后很幸运的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汪尔淼汪先生。
大学之大,在于有大师,《中文桃李》中的汪尔淼汪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传道授业解惑,见解独到的教授,而汪先生身上有着梁晓声自己的影子。梁晓声也在媒体采访中说过汪先生上课的内容正是自己的讲稿。在那个文学已被冷落被边缘化的时代,汪先生仍反复强调:文学即使“人学”,文学课也不应该单单是对文学作品的解析,更重要的是以学习作品为起点所引发延伸的思考和讨论。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我始终都觉得“文以化人”,文学作品是有“化人”即改造人的运用的。优秀的经典的文学作品能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李晓东是幸运的。大学新生报名那天便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徐冉相遇。在我看来,他们从相识的很早,相知的确很晚。中间当然也经历了一些误会。这好像是很多小说中都有的桥段。但我真的认为徐冉是个“智人”。她出生于菜农家庭,家中的独生女。在被误解时不卑不亢,抗压能力很强。她对自己的未来有很明确的人生规划。她对身边人身边事儿,对人生的见解非常深刻,好像一把匕首直接刺中了人性的要害之处。她说她就是“挣命”的。后期徐冉考研成功后又考了公务员,因工作原因经常参加葬礼,这也使她对人生的感悟更深刻。从村庄到县城再到省城求学甚至后来漂于北京,最终又返回家乡。这个人生历程中没有看到徐冉心态的崩塌,她总是那么随遇而安。有一次李晓东和徐冉讨论生活的时候,徐然提出了一个问题:生活可以分为歌类的、诗类的、散文类的、报告文学类的、史诗类的,那你属于哪一类呢?李晓东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诗类,而徐冉选择的答案是“报告文学类”。徐冉解释到:“诗类的生活后来往往会走向反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世界并不永远诗意盎然,作为匆匆过客的人,憧憬始终不变的诗性生活,太理想主义、太脱离现实了。”李晓东没有反驳,反而耐心听徐冉为什么选择报告文学类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不就是由自己一直往下续、自己对自己的一场报告吗?由不得异想天开,由不得任何虚构、自欺欺人。当然了,人在世上走一遭,而且只能走一遭,绝无第二遭,也绝无重拍一段那一说,完全像报告文学太乏味了。所以,得多少有点儿文学性,将小说啦、散文啦、诗啦那些元素往生活里加点儿,就像往菜里汤里加‘十三香’那样。这就是我理解的生活,这就是我给自己设计的生活。”可不是嘛!她算是出身寒门,用梁晓声的话说她是“苍生的女儿”
她活的很清醒,是生活的智者。我最喜欢她的最后一份工作,惯看人间生死,智对生活百态。
李晓东是幸运的出生在那样一个文艺世家,又没沾染上纨绔子弟的恶习。与王文琪相比,他还是见识有限,但与书中其他人比,又有无比的优越感。他的一生没有太大的波折,事业上那小小的波折也纯粹是富家少爷的任性玩耍。他无论如何自力更生不啃老,内心里也是有靠山的。不像徐冉,破釜沉舟。他和徐冉的爱情,我总觉得很是顺利,没有过多的纠缠与心痛,很现实。爱情从象牙塔中走出来,经过人间烟火的熏烤,怎能没些烟雾缭绕呢!这也是人间常态。看着他们携手走来,思想越来越相近,彼此理解,彼此欣赏,真是灵魂伴侣呢!
这本书用两组词来概括便是“现实”“实用”,它是现实主义体裁的文学作品。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无不是现实生活的影子,没有过多的浮夸和矫揉造作。书中主人公为人处世的思想也很实用。看这样一部书,没有太多情绪的沉浮,没有太惊讶和感叹。好似那种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真有一种淡看人间三千事,闲来轻笑两三声的感觉。虽然它的豆瓣评分仅为6分,但是它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