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楼梦》读后感45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1-22 09:09:34归属于读后感4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红楼梦》读后感

近日偶然翻看1974年江西大学中文系出版的《红楼梦》诗词评注,读了读序言,满篇从阶级的、政治的观点分析人物和诗词的属性,有点恍惚,仿佛昨日重现,既熟悉又有点伤感。当是时的理所应当然,如今却感觉复杂,有滑稽可笑,有单纯执着,更多的是感到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人性的解放。
在那个讲政治的年代,突出阶级观点,当然无可厚非。任何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教化人的思想,统一人的意识形态,这本身就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无论统治者是封建的、现代的,还是东方的、西方的。
人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通常情况下是由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决定的。作为人,当然不能仅有其社会属性、阶级属性,人之所以称为人,更多的是人具有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最原始的本性,也就是人的共性。追溯渊源,可能就是一个无解的哲学命题: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作为任何一个社会阶层中的最原本的人,人的共性是人的其他属性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最应该首先关注的应当是以人为本。如果从这个层面上理解人的政治化、阶级属性,就不应该把人最初的无阶级的本性,抹杀掉,或者故意忽略掉,从而把人一出生就放在一个阶级阵营中,把人变成无“人性”的阶级的人、政治的人。
人具有超越阶级、社会阶层、政治地位之上的人类共性,就像爱情、亲情、友情,这是所有人都具有并为之更加美好而努力的人性元素。这种人的原始属性,不应该完全归于政治分析,就像古代圣贤如孔夫子,是各阶级都信奉的万世师表,他的“仁、义、礼、智、信”就是各阶级人的共同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