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齐邦媛的《巨流河》,就像一个善谈者引领你走进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向你绽放她那火一般炽热的生命。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齐邦媛的《巨流河》。这是一本自传,字里行间饱含着深刻的家国情怀。齐邦媛的《巨流河》,足足二十五万字,它是一本自传,也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八年抗战的血泪流离,南开中学求学的经历,三江汇流处的大学生涯,抗战胜利后的虚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生世家的小女孩在战火纷飞的多难年代中的坚韧、乐观与和善,也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中人性的至善至美。
这是一本惆怅的书。渡不过的巨流河,回不去的故乡,是整本书的情感主线。东北与台湾,小时候的故乡和长大后的故乡,隔着长长的台湾海峡,隔着万水千山,而今,物是人非,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成了故事中的情节,只留下空荡荡的回忆。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命陨长空的张大飞,南开校园中的师长同窗……一个个至亲至爱都已离去,带给齐邦媛无尽的惆怅。
齐邦媛出生在多难的年代,终生在漂泊中度过,没有可归的家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她在1948年离开大陆到台湾,整整六十年后,终于回到了日思夜盼的故乡铁岭。她想再去看看故乡那盛开的铁石芍药,可当她真正踏上故乡的土地,依稀记忆中的故乡已经变成了采石场。她看不到任何童年的痕迹,所有与她童年有关的人、事、物都随风消逝。
然而,她记忆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在心中。南开的校友师长,永远镌刻在了灵魂深处。她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找寻立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男子张大飞的名字。她找到了,她知道,张大飞已经在这里找到了灵魂的皈依,齐邦媛在墓碑前与张大飞的合影,她用宗教般的仪式与生命中最珍贵的人时空对话。
渡不过的巨流河——多少壮怀激烈都付诸流水;渡不过的巨流河——让故乡成为了他乡。当人生快到终点,齐邦媛用冷静的笔调叙述着她的一生,《巨流河》,如此惆怅,如此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