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在细雨中呼喊》读书笔记6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4-08-21 08:59:08归属于读后感6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在细雨中呼喊》读书笔记
 

这是我读余华的第三本书,比上一本《活着》更残忍,《活着》是一种悲壮,《在细雨中呼喊》是一种小刀拉肉般的持续隐痛。
主人公孙光林是典型的原生家庭很糟糕的人,他的成长旅程孤独又迷茫,自小被忽视冷落,仿佛是一个局外人,默默地观察着周围世界的喧嚣与冷漠。那是一个孩子在黑暗中独行,让人感到无尽的压抑。我时常在想孙光林离开南门去往北京读书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童年的遭遇是否影响他奔向新生?
他的父亲孙广才,是一个无赖之徒。孙广才贪婪、自私、好色、暴力、虚伪、丑陋,对待丧失劳动能力的祖父不尽孝道,视之为 “老不死”,还常常对其谩骂嫌弃;对待儿子们蛮横粗暴,毫无疼爱之心,仅仅因为一个碗被打碎的小事,就对小儿子孙光明大打出手。他对妻子也缺乏尊重,完全抛弃了家庭责任,无视妻子的尊严和伤痛,为了和寡妇苟合,多次拿着家中财产去讨好对方。他还做出欺辱儿媳这种道德沦丧之事,最终被大儿子孙光平割掉耳朵,死在了粪坑中。
他的养父是王立强。他六岁时因家庭贫困,被送给了孙荡镇的王立强、李秀英夫妇。王立强宽厚又不失严厉,给过他温暖的父爱,比如王立强会蹲下身子,一遍遍嘱咐他提不动热水瓶就扔掉;在揍过他后,得知他没吃饭,会背着他去饭店点一份最贵的三鲜面,并找借口离开给他台阶下。养母李秀英对他也比较信任。然而,王立强后来因偷情之事败露而自杀,李秀英在回娘家的路上把他扔下。他只好又回到南门那个并不待见他的原生家庭中。
余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年代生活的艰难和人性的复杂。主人公孙光林从回忆的旁观者或亲历者视角讲述了他少年时期所遇种种。出现的每一个人似乎都走向了暗淡,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苦难,但我不想说每个人都是无奈所致,有些荒诞,有些挣扎放弃,有些选择,如果非要找一个原因,那也许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是人性复杂所致吧。冠以人性之复杂,是因为有我们无法理解无法共情无法相信的人物和事情的存在。相信人性本善的人总是想尽办法去剖析产生恶的原因,以为总有原因,那是在为人性由善转恶找一个开脱的因由吗?还是在维护心中的秩序呢?认为总该有逻辑是不是?总该符合因果论是不是?实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