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学生不应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更应是知识的主动运用者。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技能与知识同等重要,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倘若学生只掌握了音乐知识,如音符、节拍、乐理等,却缺乏实际的演唱、演奏技能,那么这些知识就如同空中楼阁,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反之,若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音乐知识的积累,学生的艺术素养也难以得到全面提升。
在实际教学中,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地说出各种音符的时值、节拍的规律,对音乐理论知识倒背如流,可一旦让他们上台演唱一首歌曲,却总是跑调、节奏不稳,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中。这便是典型的技能与知识比例失调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侧重音乐知识的讲解,而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践机会,导致他们虽然记住了知识,却没有掌握相应的技能。
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今后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会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努力实现音乐技能与知识的平衡发展。在传授音乐知识时,我会穿插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音符和节拍时,我会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敲击乐器等方式来感受不同音符的时值和节奏变化;在教唱歌曲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歌词和旋律,还要引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提升演唱水平。此外,我还会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比赛、乐器演奏会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音乐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我坚信,只有让音乐技能和知识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学生才能真正领略音乐的魅力,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遨游。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将时刻牢记技能与知识不可比例失调这一原则,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