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裴多》读后感8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2-11-12 07:49:02归属于读后感8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裴多》读后感

     柏拉图的《裴多》记述的是苏格拉底临死前和众人谈话的情景,谈论的主题是热爱智慧的人面对死亡的态度和灵魂是否不朽等。可能大多数人都思考过“死亡是什么感觉?”“死后会是什么样的?”等等关于死亡的问题,每当我们提到死亡时,大概率都会跟恐惧、悲痛等负面情绪词联系起来。但是,死亡只是黑色的吗?苏格拉底给出了他的答案。在苏格拉底看来,死亡无非就是不朽的灵魂摆脱了朽坏的肉体,前往愉悦的天国,与众天神为伴,更进一步地追求真知,仅此而已。视死如归已实属不易,苏格拉底更是视死如飞升。

      西塞罗说,探究哲理就是为死亡作思想准备,因为研究和沉思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使我们的心灵脱离躯体,心灵忙忙碌碌,但与躯体毫无关系,这有点像是在学习死亡,与死亡很相似;抑或因为人类的一切智慧和思考都归结为一点:教会我们不要惧怕死亡。(摘自《蒙田随笔全集》)由苏格拉底和西塞罗两者对于死亡的思考可知,我们思考死亡的行为并不是荒诞不经的,这反而会让我们活着的时刻更加清醒和津津有味。死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悲剧,我们的心灵是有接纳并拥抱死亡的能力的,关键在于我们对死亡的认知是否清晰,对于死亡的态度是否真诚。

      想起一部电影叫做《时间规划局》,这部电影却将人们的死亡时间显示了出来,每个人都活在死亡恐惧的重大压力下。值得庆幸的是,现实中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不确定的,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才使我们不会将注意力禁锢在自身的死亡时限上。死亡只是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大多数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意识到死亡,也并不会多虑。但当死亡焦虑被唤起时,人们最初可能会以更充分地拥抱生活来做出积极的回应,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人通常会对死亡做出防御性的应对方式。当我们以否认或逃避死亡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来保护自己时,就会失去对生活的整体视角,把生命中无关紧要的事情紧握不放,无视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对于哲学家来说,生命的流逝就是灵魂与肉体分离的过程,使灵魂更加纯净是他们的“道”。而对于常人来说,清醒地认识死亡,无畏地面对死亡,积极地活在当下便是我们的“道”。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的态度是从容不迫的,我们中国的老话也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说法,这些都在指引着我们去理性地思考死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