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作文教学点滴谈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18-06-04 10:18:12归属于读后感怎么写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作文教学点滴谈

我们常说“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重点,而“写”又无可非议地成为重中之重,但作为学生,越是到了高年级他们就越是怕写,觉得没东西可写,我们老师也怕教,觉得没东西可教。通过这几年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学生心中非无物也,难在发掘也。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益,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教师要选择学生喜欢的题目,调动积极因素,激起学生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最大程度上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把作文学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一、作文要在“读”中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阅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者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开辟学生阅读的天地,根据学生喜欢读书的欲望,从阅读入手,指导学生写课外读书笔记,积累语言知识。 引导学生从课外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去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趣味成语、谚语、精彩片断等,进行欣赏和借鉴,并存入自己的“知识宝库”中。要积累丰富的语言,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如有神”助。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阅读可以怡情,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情理并重,特别适宜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就更能拨动他们的情怀了,因此语文老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
    例如本学期我在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之前,先请学生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背一背,记一记;再请同学交流描写春天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在此基础上,我把修饰春天的词、句和景物的特征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学生写作时有了参照物,会运用书中的语句,不会觉得难写了。
     不仅让孩子们读属于自己的作品,还可以让他们走进名家名篇,读名著,赏名篇,给学生以阅读的自由,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去自由阅读,还要经常组织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好书互相介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
      我想我们现在每周都会有一节作文课,但是不一定都要用来写作文,可以让学生来读读报,朗读、背诵那些富有情趣的文章,帮助他们掌握好词好句,从而将书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写作时能“下笔如有神”。
      广泛地阅读,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与书为友。
二、给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自觉养成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
春天让学生去效游,夏天去赏花,秋天去享受丰收的喜悦,冬天去玩雪。让学生用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用心灵去品味,去想象,进行创新思维,提高创造力。
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写作的材料,不但是从看到的,还可以从听到的一种现象做一下评议,使学生更多积累作文材料。所以,在作文教学时,一定不能脱离学生装的认识和生活实践。
教师还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习作的要求,有目的组织参观、游览、访问等,使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带入课堂进行定向观察,使学生获取写作素材。随机就是要求学生课外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孩子们把自己很感兴趣的人、事、物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资料库。从而激发学生乐于积累知识的兴趣。
记得三年级的一次秋游,他们又是滑草又是放风筝、挖山芋、网泥鳅,开心得不得了。次日,我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秋游的习作,但写出的作文不甚理想,佳作才一两篇。大多数同学说实在没东西可写,写不出。我想那天他们是那么的投入活动,然而一旦要他们用文字加以表达,却为什么清一色“写不出”呢?我想到了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的那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学生虽然处于丰富多样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但一到写作文时,却又面临“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困境,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产生出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语言。”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他们才会用心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写作。
三、平时的小练笔要与口语交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口语交际要为作文做好铺垫。课改后的教材将口语交际和作文安排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内容基本一致,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一样。因此上好口语交际就成了能否上好作文的关键所在。名师在这节课中拿一半的时间来进行作文的指导,也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名师首先和同学们做了一个游戏:她念出班上一个同学的名字,由同学们对他的外貌进行描述,让她来猜猜谁是这位同学。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他们基本上能很快找出这位同学身上最有特点的地方,让老师很快地找到这位同学。在快乐的气氛中,很自然地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培养。可是这还不够,接下来,老师告诉学生,在观察别人并进行描述的时候,要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来说是从上到下的顺序,也就是从头到脚的顺序。说到这里,老师又以班上的一位同学做例子进行了示范。然后,老师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说,互相评。这样让全班的每位同学都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再接下来,老师点几位同学到台前来,用刚才的方法描述班上的任意一位同学,其他同学则根据他的描述,猜出出他说的是谁。同学们基本上能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叙述,其他同学也能准确猜出。但是,名师说,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在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不能总是平淡地从头说到脚,要抓住他身上最有特点的地方。怎样做呢?这时,胡老师播放了她准备的课件:先是孙悟空的动画形象,其次是一只漂亮的玩具兔子。她先让同学们试说,然后出示自己的范文,引导学生该怎样抓住特点进行描述。最后,老师出示了这次作文的要求:“要真实,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要有一定的顺序,可以插图,做到图文并茂。”并引导学生齐读,进行理解,并在格式方面做了一些提示,然后学生进行自由习作。约二十分钟的时间,教学内容紧凑,老师指导循序渐进,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我相信,经过口语交际这样细腻的指导,绝大多数学生一定能按要求完成好这次习作。
四、坚持写成长日记,减缓作文训练的坡度。
学生写一句两句开始,逐渐发展到写三四句,再到片断练习。教者对弱者要扶持,提供素材,回忆当天的生活,快乐的活动,有意义的事件等。到了中高年级可以独立完成日记。作文能力是靠多练培养出来的,练的最有效形式是写日记,也称为小练笔。教者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精神,寻找确定要写的东西。长此以往,学生就不感到作文难了。
五、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练笔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者要坚持着以教材为素材,促进学生练笔兴趣的增长,做到寓趣于教、寓趣于学,充分再现文中的语言、形象、情境、感情,并以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启迪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其内在的思想表达。七律《长征》、《第一场雪》、《鸟的天堂》等通过查资料,多媒体教学等,拓宽了语文教育的渠道,使语文教学和作文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教材内容确定练笔的形式,无论是改写、续写、扩写、缩写,还是想象作文,读后感、随笔,都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出真情实感。

作文是生活,作文是习惯,作文是智能,作文是品质,作文是创新。写作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所以,其目标不应仅仅停留在学生写出一篇文章上,而在于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