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写读后感也是有一定步骤的。通常来说,分为这几个部分:第一步,读通全文,明白要义;第二步,捕捉感点(在读好文章或者好书的基础上,先触发你的观点、论点排列出来;横看成岭侧成峰,我们在看同一篇文章、一本书时,要善于从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的思想交锋和情感火花);第三步,选择感点,辐射开来(由点及面,尽可能多角度、广视野去看待问题、抒发感情);第四步,打开电脑,写读后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写读后感是为了知道,同时也是为了能做到。每一本积极正面的书、每一篇积极正面的的文章,都是教授我们一个方法、一个秘诀,指导我们用最小的力气最省的路径完成最大的目标,所以还文章、好书记都是一座座宝库,值得我们向深处去挖掘。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人抱怨读书无用,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只是单纯地读,仅用眼睛,而那些读书读出名堂的人,不仅善于用眼,而且还善于用心用脑用手,把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此解决问题的路径就越多越宽,这样就形成了正循坏,读书越多、视野越广、解决问题的效率就越快、人生的价值就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读书是否有用?不取决于书籍本身,而取决于阅读者本人,而读后感就是阅读者级别、层次的最好标尺!一篇好的读后感如何做到让人如都原书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呢?这里有四部曲,较之读后感写作步骤大同小异,但这四部曲微言大义,言简意赅,让人过目不忘!
第一步:述读——引(围绕感点、引用原文)
在这里,“引”的意思是适当引用原文,引出自己的感受触动来源。可以直接摘抄原文内容,然后写感想,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总概括原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待清楚“感”的由来,使“感”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这里需要重申一点,引用不能太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读了别人的文章或是书籍,感觉很受益,但就是有“读”无感,只是做了别人思想、见解的搬运,违背了读书的目的。
第二步:感点——议(简述引文、亮明感点)
“议”,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所感所想。写读后感,重点落在“感”字上。看完一本书或是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但是要选择感触最深的方面去落笔。我们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去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入手,最好就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三步:发感——联(联系实际、证明感点)
“联”,就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通过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来证明某某论点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
第四步:结束------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最常的句式就是:通过当前**,结合以前对学习**,我***!
以上就是写一遍读后感的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