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随机漫步是指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也无法根据过去的历史进行预测。这意味着被蒙住眼睛的猴子选出的投资组合也会与专家挑选的表现一样好。作者整书的观点就是选股就像是随机漫步,他把投资者称为随机漫步者,把他们的策略比作鞋,作者认为华尔街上有不少的鞋,学术界也开发出不少的鞋,但最合脚的鞋就是指数投资策略。
投资者与投机者的区别
投机者买入股票,期望在接下来的几天或几周内获得一笔短期回报;投资者买入股票,期望股票在几年或几十年里产生可靠的现金流回报。这本书是写给投资者的。
之所以要投资,原因在于通胀的存在。以美国为例,1962~2014年平均通胀率为4%左右,也就是你的钱每年以4%的幅度贬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年均通胀率远高于4%,如果你的投资收益达不到4%,那么你这些年的财富就被默默地收割了。
两种最基本的投资理论
传统上投资界有两种方法给资产进行估值,一种叫坚实基础理论,另一种叫空中楼阁理论。
坚实基础理论
坚实基础理论说的是每一种资产都有一个被称为内在价值的坚实基础,通过分析这个投资工具的现状和前景,可以确定它的内在价值。当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时,买入机会就出现了,很显然,格雷厄姆、早期巴菲特就是这种投资理论的拥护者。不过这种理论的缺点也显而易见,那就是估计成分较多。以股票为例,坚实投资理论者通过将股票未来产生的股利进行折现,然后计算这只股票的价值,但是股票这样的盈利水平能持续多久,是个问题。作者也表示,由于格雷厄姆的影响力过大,这种理论整整统治了华尔街分析师一个时代。
空中楼阁理论
空中楼阁理论把注意力放在心理价值上,分析投资者在乐观时期如何将自己的希望建成空中楼阁,然后在大众之前先行买入。凯恩斯就是这种理论的拥护者,他认为坚实投资理论涉及的工作量太大并且该理论是否有价值也令人怀疑。目前来看,A股被空中楼阁理论所统治,炒概念、蹭热点都是这种理论的典型体现,股民根本不关心这家公司内在价值多少,关心的是之后的人认为这家公司能值多少。不过空中楼阁理论也并不是一直统治着A股,在熊市的时候,这种理论会被短暂的抛弃,像是2016-2017年A股就掀起了价值投资风。但是2019年后,空中楼阁理论又开始接管了A股,蹭个5G热点涨十倍,上个免税牌照涨三倍这种事屡见不鲜。也许这些股票一辈子赚到的利润都够不到高峰时的市值,但又如何,总是有源源不断的股民进来买单。
凯恩斯就将股市比做选美比赛,参赛者必须从100张照片中选定6张最漂亮的面孔,聪明的参赛者很快就意识到,决定冠军是谁与自己的审美标准毫无关系,重要的是预测别人喜欢什么样的面孔。空中楼阁理论阵容也十分强大,比如诺贝尔奖得主写过《非理性繁荣》的罗伯特·希勒,同样是诺贝尔得主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还有奥斯卡·摩根斯坦等。
空中楼阁理论虽然能够很好的解释荷兰郁金香泡沫、英国南海公司泡沫等历史上著名的投机狂欢现象,但这种理论的缺点也非常的明显,那就是绝大部分的人最终都没毫发无伤的退出,更何况是赚到钱。这点和我们的认知是一致的,牛市狂欢过后,大多数人都赔钱了。
股市泡沫让投资者意识到还是把资金交给专业投资者打理来的好,大众可能疯狂,但专业机构绝不会如此,事实是这样吗?作者列举了上世纪60~90年代机构踊跃参与的股票泡沫的例子,而90年代机构交易量甚至已经占据了90%以上。机构之所以踊跃参与不在于他们认为股市低估,而是他们预计会有更傻的傻瓜以更高的价格从他们手中接过股票,机构的手法就是制造各种概念。
20世纪60~90年代的投机泡沫
增长型股票热及新股发行热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流行增长型公司概念,IBM和德州仪器市盈率都在80倍以上。当时谁质疑高估值不合理,谁就是异类。和今天大A的科技股如此的相似。当时很多的招股说明书上都用粗体字印上这样的风险提示,作者评价到证券交易委员会可以警告傻瓜,但不能禁止傻瓜舍弃自己的金钱。
协同效应
并购在上世纪60年代也很流行,并购产生的协同效应说的是让2+2=5,并购后的企业称之为集团企业,之所以热衷于并购,原因在于高市盈率的企业和低市盈率的企业通过合并后可以采用高市盈率进行估值,这样市值就被无形的增加了。事后证明集团化并没有产生协同效应,在21世纪前几年时常又开始流行起了去集团化。
业绩为王
随着集团企业的白日梦破灭,基金经理们又发现了一个充满魔力的概念:业绩!20世纪60年代末,业绩为王的投资理念风靡华尔街。当时基金的最佳策略是买入能讲出好故事概念的股票,于是概念股便应运而生了,讲故事的后果就是大部分故事都破灭了。
漂亮50
随着概念股的破灭,蓝筹股成了时尚。20世纪70年代流行起了“漂亮50”概念,“漂亮50”说的是买入像IBM、施乐、雅芳、柯达、麦当劳、宝丽来、迪士尼等优质的增长股,这些股有50只左右。这些股的特点都是大盘蓝筹股,可以大规模的买入,但基金经理们忽略了一个事实,任何规模可观的公司都不可能保持足够的增长速度来支撑80倍或90倍的市盈率,“漂亮50”也不再漂亮了。
20世纪80年代后,概念股再次征服了市场,又引发了生物技术股、互联网科技股等股市泡沫。
上面的故事是不是很眼熟呢?我们过去玩的、现在玩的都是欧美市场玩剩下的,前人已经躺过无数次雷了,普通投资者没有必要和市场抬杠,认为市面上的手机用的不顺手,就试图自己再去造一个。聪明的做法就是多读书,多看别人犯过什么错,很多的经验都是别人一生总结出来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远,有能力的投资者为理论添砖加瓦,让肩膀更高,让后人看的更远,但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说吧。这也是我读书笔记的世界观,美好投资,从阅读开始。
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
技术分析者一般都赞成空中楼阁理论的思考方式,他们试图用图表的过去预测未来,将投资视为一种心理博弈,揣摩其他参与者将来如何行动,他们不看报表,认为信息在公开之前就已经反映在股价上。
基本面分析师则采取相反的策略,这些分析师一般是坚实投资理论的拥护者,他们对股价过去走势的具体图形不甚关心,总是力图确定股票的适当价值,比如研究股票的利润增长率、利率水平等。
技术分析先后产生了不少流派,比如图表派、道氏理论、相对强弱系统、量价系统、识读技术形态等,作者对技术分析并不看好,甚至有点鄙夷。不管是从数据方面还是实际操作效果方面,技术分析效果都不好,作者把上面几个理论戏称为赔钱理论,其他帮你赔钱的技术理论还包括裙摆指标、超级杯指标、零股理论、道指狗、1月效应等。总的来说,技术分析在作者看来和占星术没什么区别,股价过去的走势不可能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用于预测未来的股价。回头看我们A股,目前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使用的还都是技术分析,投资理论其实和物理理论有点类似,理论具有推陈出新的特征,技术分析差不多相当于用两千年前的物理水平来解释这个世界。虽然技术分析在欧美成熟市场已经算非主流了,但每年还是会冒出披着其他外衣的技术分析方法。
只是简单地采用买入持有的策略,至少不逊色于使用任何技术交易策略。因此,只是买入并持有符合理财目标的多样化投资组合,会使你节省投资费用、经纪佣金和税款。
既然技术分析被判了死刑,那么基本面分析呢?对于基本面分析的有效性,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方面是华尔街人认为基本面分析变得越来越强有力。面对专业投资组合经理和基本面分析师团队,个人投资者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战胜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学术界对这种狂妄自大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基金经理及其基本面分析师在选股方面,并不能比业余至极的投资者做得更出色。
基本面分析落实到本质就是预测股票未来的盈利状况,麻省理工的苏迪尔对分析师跟踪最多的1000家公司的1年期预测进行了大规模研究。在一个为期5年的时段里,分析师每年平均错误率是31.3%且每年的错误率非常一致,也就是预测股票未来盈利状况的准确度也十分堪忧。
之所以预测公司的盈利水平错误率这么高,是因为很多影响公司盈利基本前景的重要变化,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随机的,就拿今年疫情来说,如果完全根据盈利预测,那么很多公司的估值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样的突发事件就是随机的。准确度不容乐观的原因还包括公司的利润常常被操纵、分析师的水平层次不齐、研究部门与投资部门之间的冲突等。
数据表明基本面分析师挑选出的股票和依靠投掷飞镖选出的股票差别不大。某些年份业绩优秀的基金在长期来看,业绩也会被熨平,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只要长期持有指数基金,长期来看业绩和一般的股票型基金区别不大,甚至更好些。既然短期优秀的基金长期也会变得平庸,那还不如直接买入指数基金。
作者说格雷厄姆在写完《证券分析》后也对外表示他怀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基本面是否还能够选出足够好的股票,包括彼得·林奇和巴菲特在内,都认同投资于指数基金而非主动管理型基金将取得更好的结果。
新的投资理论
随着资产市场不断发展,新的投资理论也不断涌现,出现了诸如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法玛-弗伦奇三因素模型、聪明的β策略(smart β)和行为金融学等理论。其中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在华尔街得到了广泛信奉,而其他理论的有效性依然在争论不休。这些理论的具体内容之后我会写一些系列加以详细介绍,这篇读书笔记仅进行简单的介绍。作者对这些理论总体的态度是有的看起来有效,但还是去投资指数基金好。
在说到这些理论之前,先明确下什么是风险,风险一词人们经常听到,但是什么是风险呢?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风险就是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新的一种说法是风险就是波动性,当然风险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查理芒格就说过用股票的波动率来衡量风险是疯狂的,对于他和巴菲特来说永久性损失才是风险。而下面所说的风险是指波动性这种风险,为什么说风险是波动性呢,因为回顾漫长股票历史人们发现,股票的长期收益率最高,但波动性也最大,为了获得最高的收益,最优的方案就是长期持有股票,长期持股的障碍是什么呢?是波动性,波动性才是最大的风险,因为人们可能承受不了短期股票巨幅波动而卖出股票。最先向化解波动性发起进攻的是现代组合理论。
现代组合理论
那么现代组合理论如何降低风险呢?通过多样化投资,比如同时投资股票和债券,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等。不过多样化投资只能分散非系统性风险,比如个股财务造假等,通过分散投资,一只股票暴雷对整体的组合影响也就不大了。但解不了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影响的是所有的公司的,比如经济衰退和战争。通过分散投资,风险是被化解了,但超额收益也就没了,历代想有所作为的投资者当然不满足获得平庸的收益,这时候资产资本定价模型就登上了历史舞台。
资产定价模型
资产定价模型认为,承担多样化可以分散掉风险,但同时也就不会获得任何超额收益。如果想从投资组合中获取更高的长期平均收益,就要增加组合中波动更大的资产比例。在个人投资者看来,这还用你说吗?谁不知道增加股票权重,投资组合的波动性和收益就会提高。但学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利用数学工具试图去量化这种波动性。于是资产定价模型的开发者们开发出了一种叫做β的工具用来测量波动性。计算β值,实质上就是将单只股票(或投资组合)的变动与市场整体的变动做一个比较。
比如将上证指数的β值设定为1,如果某只股票的β值为2,那么这只股票的波动性就是上证指数的两倍,也就是上证指数上涨10%,该股票就上涨20%,下跌同理。这样,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者就如获至宝了,只要调整投资组合的β值,就可以得到不同的预期收益率,这样就可以给不同的韭菜提供不同的配置方案,这么说有点提前暴露了β值的愚蠢性。β在20世纪70年代初风靡一时,对当时的机构来说能够提供自己的β估计值是与时俱进的象征,像美林、晨星这样公司也沉浸在β当中无法自拔。那么β表现的怎么样呢?尤金·法玛和肯尼斯·弗伦1992年公布的一项β研究报告中发现,在股票或投资组合的收益率与其风险测量值β之间,不存在什么关系,也就是说承担了更多的波动性却没有获得更多的收益,从下图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结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金融从业人员和许多学者都把β当作废品扔进了垃圾堆。β的愚蠢性是显而易见的,从理论上也根本不可能精确的算出β的值,只要计算者在什么才能代表市场这个问题上抬杠,计算出来的β值就千差万别。因为β是用来测量市场的波动性,那么这个市场到底是标普500呢还是其他指数呢,什么才能代表市场呢?
不过作者对待β的态度没那么悲观,作者说即便β与收益之间没有多大长期的相关关系,β仍然可以是一种有用的投资管理工具。
假设β值低的股票的确能可靠地提供至少与β值高的股票一样的收益率(这确实是个很大的假设),那么β作为一种投资工具,甚至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如果它有效的话)所认为的更有价值。投资者应该挖掘β值低的股票,在获得相对于市场整体来说同样有吸引力的收益的同时,可以承担少得多的风险。而那些确实希望通过承担更高风险以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资者,应该通过保证金交易买入并持有β值低的股票,这样既增加了风险,也提高了收益。
至于β的精确测量本来就不能做到,我想也没有哪位投资者试图去精确测量金融市场。
β高大上的形象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有没有可以取而代之的工具呢?这一次是一个叫作斯蒂芬·罗斯的人继续向风险测量发起猛烈的进攻,他开发出了一套称作套利定价的理论。
套利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一个最重要的正确观点:在投资者承担的风险中,只有多样化不能消除掉的风险才应获得补偿。只有系统风险才要求得到风险溢价。也就是说你想获得更高的收益,你就去承担利率变动、通货膨胀这种系统性风险。
资产资本定价模型使用的β只告诉投资者单只证券或组合对市场收益变动的敏感程度,却不能指出具体的风险包含什么。通俗来说就是资产资本定价模型把一堆市场风险打包给你,至于包里面是什么,他没有告诉你。套利定价模型把系统性风险中的每一个风险拎出来算,比如国民收入变化、利率变动、通货膨胀这些都是系统性风险,但是个股对这些的反应敏感程度不一样,独自计算影响程度无疑是对风险测量向前推进了一步。
额外说一下虽然这个模型叫做套利定价模型,但是和套利毫无关系。
法玛-弗伦奇三因素模型
尤金·法玛和肯尼斯·弗伦奇同样在风险测量方面提出了类似于套利定价理论的三因素模型。这两哥们认为扯那么多风险影响因素有啥用,十鸟在林不如二鸟在手,这些因素到底影响怎么样都另说,但我们知道有两个因素是能其作用的:小市值的股票平均收益率更高,低市净率的股票收益率更高。再加上传统的β就构成了法玛-弗伦奇的三因素模型。
到这里,其实你也发现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三因素模型此类模型本质上都一样,只是用上不同的风险影响因素。如果想成为一名华尔街理论大师,只要在认可β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因素,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理论的开创者,于是我就提出了一个叫做券业广场二因模型,模型只包含两个因素,β(这个必须加上)和我本人的心情。不过这些理论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那些金融学学生,有了如此好用的β,只要再用上唬人的数学工具,再也不怕写不出论文毕不了业了。
最后作者的观点是,并不存在完美的风险测量方法,任何单一的测量方法都不太可能充分恰当地捕捉各种系统风险因素对单只股票和投资组合产生的影响。最后作者花了一章的篇幅证明了近年来很流行的聪明的β(smart β)策略并不聪明。
行为金融学
如果说以上几个流派都属于β家族,那么行为金融学就是另一家族。包含β家族在内的有关股票市场的理论和技术,都是建立在投资者行为完全理性这一前提之上的。而行为金融学认为多数的股市投资者的行为根本谈不上完全理性,行为金融学家认为市场价格很不精确。他们认为有四种因素使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得以存在,这些因素是:过度自信、判断偏差、羊群效应以及风险厌恶。行为金融学也提出了一些投资上的建议:
避免跟风行为
避免过度交易
如果一定要交易,就卖出赔钱的股票,而非赚钱的股票
要提防新股
对热门建议保持冷静
不要相信万无一失的策略
以上都是大纲式的介绍,这个流派非常有趣,今后我会奉上相关的读书笔记。
资产配置的五项原则
1.风险与收益相关。
要想增加投资回报,只能通过承担更大的风险来实现。作者说投资者可能听腻了这句话,但在投资管理方面,再也没有什么教训比这句话更加重要了。前面说过,风险就是波动性。你要想获得更高的回报,就要承担更高的波动性。高波动性也就意味着在某些年份,你要面临着较为大的账面损失,要吃肉就要挨打。
2.投资普通股和债券的风险,取决于持有投资品的期限长短;投资者持有期限越长,投资收益的波动性便会越小。
数据已经无可辩驳的证明了长期股票收益要远高于债券,对于投资期限长的投资者,应该选择长期持有股票。
3.定期定额可以降低股票和债券投资风险
用定期等额平均成本法投资先锋500指数基金示例
4.资产动态平衡可以提高收益
资产动态平衡简单来说就是设立一个各类资产权重比例,然后固定时间平衡一次。举个例子,比如建立一个股6债4组合,如果年底的时候股票和债券已经不是上年6:4的比例了,那么就把比例重新调整到6:4。
5.判断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跟一个人的年龄、收入状况、收入预期有关,资产配置一定要综合各方面的结果。收益高也意味着波动大,但如果波动高于风险承受能力,再高的收益你也拿不到。
投资者的出路——投资指数基金
整本书详细介绍了华尔街和学术界各种投资理论和策略,其中一些理论可能有效,但作者认为都不如去直接购买指数基金,这才是投资者躺赢的最佳姿势,也是漫步华尔街最舒适的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