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1-29 09:28:34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

    作为一个大奸大恶(划掉)的p社玩家,我对于各种奇怪的地名相当的狂热,比如执意称呼现在土耳其的首都为君士坦丁堡(精罗落泪)。耶路撒冷也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就打开了这本《耶路撒冷三千年》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

     这是这本书封面上的话,还没看这本书,先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惊呼高级,觉得这有点隔壁“伊斯法罕半天下”的意思了。但细看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对于“美”的理解可能和西方人不是很一致。

     这本书大概讲了耶路撒冷从约三千年前大卫统治时期至今的历史,叙述了犹太教、基督教(广义)、伊斯兰教在这片土地上的相爱相杀;也记录了在三千年里几乎不是被压迫就是在被压迫的路上的犹太人、罗马正统的紫衣贵族们、远道而来勤(渎)王(圣)的十字军骑士们、武德充沛的马穆鲁克和奥斯曼人和费拉不堪的阿拉伯人的爱恨情仇。

     耶路撒冷由于其“三教圣地”的独特象征意义,成为了世界瞩目的大舞台,引得各路英雄豪杰都来这里露上两手,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样子,也就是因为这种情况,耶路撒冷的情况其实就是世界局势的缩影。可能就是耶路撒冷独特的宗教意义和这种代表性吸引了西方的学者,让他们认为耶路撒冷就是世界之美的集合。

     但是,这样的“美”我是能理解,但实在是欣赏不来。因为这种“美”是建立在更多民众的牺牲上的。在这本书里记载了许多远道而来的朝圣者的故事,他们见到这座城市时,几乎都有着这样的感慨:


“就这?”

      当然了,原文肯定不是这么说的,但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耶路撒冷因为频繁的权力更迭,饱受战火的摧残,当地民众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又因为民族和宗教的原因,耶路撒冷教堂林立,而且都特别华丽,动不动就是什么纯金的大门、纯金的祭台、纯金的各种东西,其劳民伤财的程度可想而知。

      这还不算完,教堂修好了好好运营也就罢了,又由于各种教派的斗争,这教堂是拆了又修、修完了再拆,往往是前脚下令修某某教堂的国王刚咽气、后脚上台的国王就让再拆了。其对民众造成的负担可见一斑。

     而且说句实在话,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的某些习俗真的是有些血腥和野蛮。我怕过不了审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反正在这座圣城里发生的事件,往往都跟“尸体”“血”“【数据删除】”“【更严重的数据删除】”这种东西有关。

     所以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耶路撒冷的人们日常处于民不聊生的情况,只有某些宗教节日可以嗨一嗨。来这里朝圣的马克吐温曾经直言不讳地形容耶路撒冷为“贫民村”。

     总之,耶路撒冷这座城市的独特性让它被认为是“美”的,但正是这种独特性使得当地的民众叫苦不迭,所以我认为用“美”来形容耶路撒冷正是对它绝妙的讽刺。

上帝,一种工具

     写耶路撒冷的历史当然要写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些鼎鼎有名的西方宗教了。这些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水火不容的宗教其实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亚伯拉罕系宗教,可以说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了。

     对于这三种宗教我在这里就不再过多赘述了,因为关于这方面的科普很多,比我讲的清除透彻的也大有人在,这里推荐一个:

      读完这本书,我对于宗教方面最大的感慨是:上帝真是名副其实的工具人,太惨了。

     上述的不同宗教其实都是建立在对于上帝及其代言人的不同解释上的。这些教派当然是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解释了呗,所以本质上啊还是利益问题,什么教义不同啊都是形式的问题。

      虽说宗教也不是一无是处,也能在西欧孕育哲学和科学的种子,但是在狂热分子遍地走,教派冲突多如狗的耶路撒冷地区,宗教就只是单纯的一种宣战和稳固统治的借口和工具了。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宗教在耶路撒冷更被降级为列强力量强弱的象征,德国、法国、俄国等当时的强权纷纷派权贵到耶路撒冷来“圣 地 巡 礼”一波,其实就是借着宗教的名头来耀武扬威的。比如亲自到访的德国皇帝威廉表面上特别虔诚,还举行了各类宗教仪式,其实他在暗地里写回忆录的时候吐起槽来那是一点不留情。

    “耶路撒冷是一个凄凉贫瘠,堆满了石头的地方,被大片非常现代的犹太聚集地组成的郊区毁掉了。有六万犹太人住在那里,他们油腔滑调,污秽不堪,善于逢迎,卑躬屈膝,什么也不干,只想从其邻居那里榨取每一分钱。”

      所以说,宗教和上帝至少在耶路撒冷这片土地上沦为了政治的工具,一堆表面看起来虔诚的不得了,又是远道而来朝圣,又是修教堂,又是这个礼那个礼的信徒,其实大部分都是走个过场,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吐槽这座城市呢。上帝老人家如果真的存在,迟早要被这帮“信徒”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