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对匈奴先求和后开战,才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而慈禧向十一国同时宣战,终至《辛丑条约》
可见,是战是和,与是忠还是奸本无关系
林则徐和琦善这一对也是如此。
在对待英国的态度上,两者一主战一主和,我们所受的教育也确实将两人定义为忠臣和奸臣。
④但作者认为,林则徐虽然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禁烟的民族英雄,但他在战争前夕并非知己知彼。且他在开展前被道光革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去世,使得他刚好错过两场战争。作者认为这是他的“运气”。因为就算是他亲自指挥两场战争,对战争的结局也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一旦如此,恐怕世人对他的评价就要改变。
而且。林则徐从广东被罢职后,不久后就被起复,历任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但他只把自己的思想说给魏源,而从来没有公开提倡甚至试点改革。作者认为,这是他畏惧士大夫的清议,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而琦善之所以主和,是因为他比林则徐和包括道光在内的朝廷都更加清楚中国与英国军事实力差距之大。真实的琦善在任期间其实着力整饬了军备,而他后来在直隶总督任上禁烟的成果也远大于林则徐。
所以作者认为,中英的问题,论审势,论知己彼的功夫,琦善无疑地远在时人之上。琦善仍是半知半解,但时人简直是无知无解。所以琦善大声疾呼主和,而时人斥为媚外,或甚至疑其受英人的贿赂。
⑤一百年前的中国与西方存在着太多的“跨服聊天”。
如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和西方就已经不平等:中国人从来都不承认西方国家,以至于不承认有“国际”的存在。无论是乾隆年间马尔嘎尼访华还是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人其实一直追求与中国的平等。
在对不平等条约的看法上两者也同样存在偏差。
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中约定:第一,赔款二千一百万两。第二,割香港。第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第四,海关税则详细载明于条约,非经两国同意不能修改,是即所谓协定关税。第五,英国人在中国只受英国法律和英国法庭的约束,是即所谓治外法权。第六,中、英官吏平等往来。
在这些条款中,当时的清廷最不能容忍的是五口通商和割地,而在现在来看同样重要的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清廷却毫不在意,甚至曾授意大臣可“完全不要关税”但必须“寸土不让”。
而在《辛丑条约》中,相比两亿两的巨额赔款,清廷更以外国公使驻京为耻。
包括中法战争、片面最惠国待遇、对朝鲜的态度等等都是如此。
作者评价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是由于我们的无知,一是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以至于我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
⑥我详细查了作者的生平。他一生为国为民,经世致用,虽从未加入任何政党,但始终将孙中山奠基,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视作能领导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央政府。
是以本书对三民主义大家赞赏,对共产主义只字未提。
纵使博古如蒋廷黻这样的人,他能将所处时代之前一百年看得那样通透之人,仍然看不清自己所处的时代。
⑦【摘记】在大乱之后,大治之初,人口减少,有荒可垦,故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略为提高。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过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一天,而且新垦的地不是土质不好,就是水源不足,于是每人耕地的面积减少,生活程度降低。老百姓莫名其妙,只好烧香拜佛,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只好听天灾人祸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人民更不能生产,于是小乱变成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