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看了赖声川先生的这本书,并被这本书开篇指出'创意——可学'所吸引,然后耐着心开始寻找方法,可看到一半心中产生疑惑,‘不是说创意可以学嘛?为什么没有说怎么学呀’,最终被书中所提到“三观”而找到了答案——标签及'偏见'。于是我便开始坐在书桌前合上书,闭上眼睛,放空思想,抛出杂念,静坐。不知做了多久,只觉得思想、身体、意识变得很轻,就连呼吸都变得很轻很轻,这时重新打开手中的这本书,果然被发现了一些被我的“问题”所忽略的营养。
创意本身玄之又玄,似乎只可意味不可言传,而在看完这本书之后便觉得创意似乎有了'形状'。
这本书看过之后目前没有再打开,所以我谈到这些仅是我记忆深刻的一部分。
首先,是关于创意来源。看过书后我所理解的是创意来源于生活的日常积累。比如说赖声川先生的话剧作品——如梦之梦,而这创作的本身便是来源于赖声川先生的一个梦,然后书中开始阐述如梦之梦来源于生活日常不经意间的一些瞬间,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而这一切就储存在我们脑中的神秘电脑。
其次,还有书中提到的创意金字塔,这个观念的原始蓝图是作者有一年在印度菩提迦叶参加佛法研习营时构想出来的。菩提迦叶,也写成“菩提伽耶”Bodh Gaya,又称菩提道场、摩诃菩提,是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处,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当时的原始蓝图已经包含了创意金字塔的基本元素,一边是“智慧”Wisdom,一边是“方法”Method。智慧的训练是在“生活”的领域,方法的训练在各自的创意领域,简称“艺术”。作者想说明的是,学习创意,不能只在创意的场域中学习,而是要分成两种不同场域,做两种不同范畴的学习。智慧要在生活中学习,方法要在艺术中学习。
今天全世界的教育,似乎都只教右边,也就是方法。作者在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展开:如果你是当年在雅典、中国或印度追随苏格拉底、孔子或释迦牟尼的门徒,你的目的绝对不是学谋生的一技之长,或者得到可以加薪的证照,你唯一的目的就是学习这位老师所教导的唯一科目:“智慧”。而现代教育体系则不然,不负责“智慧”教育,在这之中隐藏着一种共识,智慧无法或不该被教导。这背后也显示,我们其实不会教“智慧”,我们失去了教智慧的能力。 现代社会可以制造出非常具有知识和生产力的人力资源,满足工商社会的所有需求,同时也吹捧了经济价值,贬低了智慧价值。在职场中,这些人士精明干练,但是多少能干的知识分子碰到人生危机时会彻底无助,甚至崩溃?这时抱怨没有人教导他们对付这些问题的智慧,已经为时已晚。
还有,阻碍我们发挥创意三毒:经验,习性,动机。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习性设定的自动驾驶下,无意识的活着,我们习惯性的自动远离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接近喜欢的东西。就是要打破这种自动驾驶,做我们不敢,做不愿做的事情吗。三毒之中最不容易注意,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动机,因为改造动机就能直接影响习性,习性又能对经验的积累立即发挥作用,动机是我们做任何事背后的理由,这也是我们的初心。
创意工作的各个方面,因为从事任何一项创意工作,都是一段特殊的时间,需要特殊的脑力、耐力、毅力,需要自律和勇气,很大的勇气,最后也需要运气。工作过程最大的压力是要求自己把事做“对”,有了创意构想之后,不要想太多,直接开始做,开启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之后可以借助“仪式感”“音乐与其他”“禅定”“闭关”“自然环境”“改变目的地突破瓶颈”“妥协”“酝酿”等等来完成这段执行层面的路程。
最后赖导对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生活、新潮与原创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再次强调接纳批评,回到源头、做真实的自己、回到动机的重要性。因为很多的艺术家都只是搅起或倒出一些习惯性的东西,并无新意,而这时不需要失望,但愿读者拿到创意的钥匙后不要忘记最大的创意就是改造自己,完成自我的转化,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