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拯救资本主义》读书笔记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8-19 08:37:29归属于读书笔记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拯救资本主义》读书笔记

0  奇奇怪怪的变化纪实

巧了,距上一篇文刚好1个月,后续能保住这个节奏,也挺好的吧。通报下近1个月奇奇怪怪的变化吧。
新项目:骑行项目算是落地,20公里驾轻就熟,暂无难度。
新项目:体验捡菌子2次,发现不管大人小孩,内心的喜悦总是遮盖不住,一定会变成每年固定项目。另,沿途能投的大风车真是悦目。
持续项:4,000次跳绳已经跳到了73次,习惯基本养成,每天能量的启动项目。开心的是跳绳的路上,能够一起的朋友越来越多,真是重在推广,哈哈哈哈。
持续项:减脂似乎到了瓶颈,17%体脂率似乎很难突破了,体重算是近5年来新低,已降至70kg范围,很轻盈。
持续项:今晚尝试史密斯平板卧推100kg失败,暂时极限95kg。三大项全部过百,应该不会太远了。但,时间管理问题还是比较大,去集团健身房次数真是越来越少(近1个月累计5次),不过跳绳真是一个居家运动的完美替代。

01  资本主义的沉沦

回归正文,本书从产权(人们可以拥有什么)、垄断(允许企业拥有何等程度的市场势力)、合同(人们可以交易什么,以及对应的交易条件)、破产(当买方无力支付时怎么办)及执行机制(如何确保无人违背规则),这五个主流的资本主义组成部分,揭示大企业对规则的影响力,论述着资本主义的一步步偏离,或者沉沦。
新型财产:财产似乎是个所有权问题,书中的新型财产,更多的指95年受保护的版权、屡屡延迟仿制许可的特效药、科技巨头“一键下单”这类奇奇怪怪的专利。新型财产,即:发明者暂时拥有的垄断权。复杂的新型财产界定,以及多久算暂时,让企业为了建立护城河获取更为持续的高收益,疯狂套娃申请专利的同时,不惜花费巨额诉讼费延迟垄断权的消失。所以,第一个问题抛出:如何在日益复杂的财产界定下,赋予具有潜力的发明者所有权,保障发明创造的动力,又在大众可承受范围内使用发明成果?

新型垄断:商人需要一定程度的市场势力,才有动力冒险创业。似乎,对市场势力的追逐便是垄断的原罪了。老式垄断企业控制着生产,新型垄断公司则控制着网络。老式垄断企业因反托拉斯法四分五裂,但新型垄断公司拥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豁免于反托拉斯法(托拉斯: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由许多生产商品或产品有密切关系的企业组成)。解释到这,似乎产业互联网平台有些托拉斯的味道。拥有足够专利的企业,通过强制性许可协议,要求竞争对手使用自身的产品,阻挠竞争对手使用对手的产品,所谓“行业标准”。因此,本书阐述的垄断,是指通过控制行业标准的平台,获取越来越多的权力与利润,新进入者议价筹码越来越少,创新也就被遏制。数据是自1978年-2014年,美国的企业进入率自15%降至8%,企业越发集中。要相信,美国网速慢是真的,贵也是真的。所以,第二个问题抛出:如何权衡大企业通过行业标准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其通过行业标准遏制新进者创新的能力?

新型合同:感觉这章不是看的很明白。似乎在讲合同是交易规则的承诺,约束着可以交易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是诈骗或胁迫?人体器官、代孕、血液、选票这类,考虑道德的影响不能是交易的对象,但内幕消息可以是交易的对象吗?文中,“机密信息是华尔街证券市场的法定货币”的论点,似乎都不需要证明。再者,因为大企业对知识产权及行业标准的控制,用户只能接受网络条款才能使用APP的前提下,似乎合同意义也不是那么大了。那么,这算胁迫吗?所以,无权无势的普通人,无替代选择,也就无选择的自由。所以,第三个问题抛出:什么样的合同应该禁止,无选择、非自愿的协议,如何规避?

新型破产:破产制度的中心理念是共同牺牲。让人们可以从头再来。但当前的共同牺牲,似乎变成了普通大众的单方面牺牲,破产后的债务清偿,劳动合同处在不被优先考虑的顺位,呈现的现象是破产重组后股价上扬,资本家盆满钵满,对应的便是裁员失业,或工资、福利待遇大幅缩水。另外一个不好的现象是,大企业的经营确实已经到了影响经济社会稳定的程度,无力还债的“企业家”关进监狱,不如给企业输血或免除部分债务,继续运。因此,雷曼兄弟的破产,让其他处于危机中的银行变得越发强大,大到不能倒(2014年,美国最大的五家银行持有美国45%的银行资产),大到市场势力的影响力反而越发强大。但,房价一落千丈的资不抵债的屋主,已经无权贷款,那么是谁可以东山再起?所以,第四个问题抛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企业能够轻易地逃避责任,如此滋生的满不在乎的态度,影响的是什么?

执行机制: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理应来自于执行机制。但如果执行规则的环节被既得利益者施加了其影响力,那么规则制定是否本身不是服务于大众市场、规则的惩罚力度是否真正对垄断者起到效果,甚至执法者的监督执法能力已经被利益集团“挖空”,规则本身的效力被削弱,那么有规则,似乎也无用了。如此机制下,经济支配力滋长着政治权利,政治权利反过来扩大经济支配力,似乎资本主义已经陷入恶性循环。

总的,收入和财富的日益取决于谁有权力设定游戏规则,然而权力若是源自对市场机制的影响力,如今对应的是富人强健的臂膀,那自由是属于谁的自由?很容易理解的结论是:当潜在的经济回报足够大时,公司权力或许不会顾及个人的自由,侵害个人自由。(不一定妥当,近期的阿里事件是否有点这个味道?)故而,不考虑权力,自由便无从谈起。那么,权力到底来源于规则,还是规则粉饰了权力?

02  富闲族与穷忙族
皮凯蒂假设,只要资本收益率在长期高于经营增长率,则资本收入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会持续增加。第一反应:贫富差距之源,没毛病。

富闲族:《财富信仰》里非常正的观点是,通过努力工作与投资实现资产积累,逐步滚雪球,实现财务自由。所以,个人价值是配得上资产价值的。但如果雪球滚得时间比较长了,发展了200多年,资产逐渐与价值偏离,财富主要通过继承而来,与努力程度无关,且集中度持续上升。是否,机制就出现了问题?书中阐述,象征着美国精英主义的白手起家型成功人士正在逐渐消失,美国前十富豪中,前六都是继承者。沃尔玛的继承人财富总额超过最底层40%美国人的财富总和。永续的家庭信托、政治投资、遗产税、运用于富人指定场景的可抵税的捐赠,似乎这些高级玩法,让“高价值”人群越发集中,财富也愈发集中。

穷忙族:“我真的不用去工作,也不想去工作,我宁愿无所事事。”这便是当今美国“穷人”的想法,为什么?似乎社会呈现这样的现象,即:努力工作的穷人,一周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身兼数职,到头来还是过着穷苦潦倒的生活。数据则是,2014年美国最低工资时薪(7.25美元/小时)低于1996年的水平(10.86美元/小时)。随着美国中产阶级议价能力的降低,在变得越发贫穷。二战后的经济繁荣时期,美国寒门子弟转化为中产阶级的概率是50%,如今43%的寒门子弟将终身潦倒,“自由市场”让向上流动变得越发困难了。是进取心,亦或是资源、机遇与政治权利?对应到最近“热”的教培领域,书中称:种族问题已不是造成教育成就存在差距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不同种族学生群体之间的教育成就差距在不断缩小,但穷人和富人学生之间的教育成就差距在越拉越大。对应另一个词汇,《纽约时报》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但事业发展受阻,从事着无聊工作,前景黯淡无光的群体,名曰“无着落的一代”。

哈,庆幸没有生活在“无着落的一代”所处的国家与时代。同时,20世纪50年代,《财富》杂志呼吁首席执行官成为“产业政治家”,即:帮助建设一个带来普遍繁荣的经济。《时代周刊》指出,商业领袖愿意从财务业绩的“盈亏角度,以及整个社会得失角度来评价自己的作为”。行至今日,似乎渐行渐远,于作者而言,应该那个时代的美国是值得怀念与重拾的吧。


03  拯救资本主义
终于到了这个环节,当大企业已经构建起了足够的社会影响力,似乎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大众式微,屡屡化身背锅侠。社会普遍认为制度不公,穷忙族工作没有回报,最终潦倒一生,冠名“loser”。那心理学上的结论是,当输家认为游戏受到操纵时,他们愿意放弃一些好处,也要防止赢家拿走更多的好处。无关嫉妒,只是对不受制约的权力与特权的恐惧。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无法让大多数人共享经济成果,那么,如何形成抗衡力量,进行拯救?

重建抗衡力量。把大财阀驱逐出政坛,披露政治经费来源,为普选提供公共资金;禁止官员离职5年内受聘于在职期间监督过的组织与企业。

终结向上预先分配。缩短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年限,禁止有偿延迟协议;禁止套娃式的专利;禁止公司要求员工、承包商、特许经营人接受强迫性仲裁;为政府提供应有的执法资源,确保规则得到全面执行;加大罚款和惩罚力度,打消违法获利的念头。

改造公司。公司不过是合同和产权的集合体,股东不能像拥有商品一样,拥有公司;促使公司降低高管薪酬,提高普通员工薪酬,以增强购买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由“股东资本主义”回归到“利益攸关方资本主义”,让工作重返使命年代,承载庄重的承诺,而不仅仅是赚钱的方式。

市民的馈赠。让知识产权维持一定平衡,即为发明者提供足够的激励,同时适时有效的交付至公共领域。财富,同理,让所有公民享受最低保障收入,或与身俱来持有最低基本基金。


最后,其实这本书还是蛮难的,不能叫做读后感,更多的是对本书观点的摘录了,以待后续回味。值得关注的是,本书309页,正文228页,注释足足55页,涉及参考文献586个,满满的严谨治学的态度,真是令渣渣叹服。牢骚下似乎,现今的人儿应该更喜欢结论快餐,对精雕细琢、咬文嚼字的工匠态度不是很感冒了,就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