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看朋友圈的情况,我们这批80后的大人们,看起这《开学第一课》倒都是很认真(算是弥补了小时候的缺憾)。有感怀追忆往事的、有手写亲子信件的、也有歌诵伟大祖国的……
大人们不写读后感,为啥看得认真,大概是为了一个词“仪式感”。
为什么呢?
大概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比较含蓄。即使是我这样的自感比较会表达的,但感觉自己的知识积累可能还不如家中小学生时,平时教小孩子也不太好意思引经据典说教一番。
而《开学第一课》刚好给了我们大人这样的仪式感。它让我们从“常态”中走出来,那些平时不好意思说的话、不便于表达的情绪,也就找到了一个与孩子自然地进行严肃互动、亲昵表达的出口。
比如,看到烈士在处决前给5岁孩子写下的家书,我感动之余顺势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决绝之爱的感受。
其实,我们平时在团队中,不也是这样在意仪式感么。
我们的表彰会、竞赛月、欢送会、每次团建、各种庆典……
通过一次次不同形式的活动,我们向客户、向小伙表达感谢,传递文化。
不仅在口头表达,也用礼品、形式、氛围,来充分沟通。
前几天,有一位新当上主管的前小伙伴,来向我们同事取经,怎么更好地开展团建。我们这位同事很擅长在每次活动上增加气氛,告诉他多颁奖、多发言,这仪式感和气氛便都出来了。这个周末后,这位小伙伴反馈,亲试好用。
大家都夸这位同事是个仪式感建设的小能手。
刷到一本书《工作需要仪式感》,看了一下目录,大约讲的就是我们这位小同事的诸多招式。
都是日常工作中使用的仪式,教了一些如何自下而上地改变工作方式的技巧。
很有意思,有时间我和小伙伴们要多用用。让仪式感为平常工作注入新意。
毕竟,我们的每一天都是人生中唯一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