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一部叫《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的短剧爆火,据说收入8个亿。平时买个菜都抠抠搜搜都七大姑八大姨,纷纷为这部短剧激情充值,上线第一天,观众们就为这部短剧充值2000万。
反观这部短剧的拍摄时间,只有区区10天;制作成本,预估不会超过100万。当然,它最大的成本还是投流。无论如何,它还是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和讨论。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短剧,它又因为什么能够出圈呢?
我用两个小时看完了这部“爽”剧。作为观众,我真不是它的目标客户,观看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情绪波动。作为传播从业者,我有义务琢磨它的传播密码,琢磨的结果就是:短剧的操盘手真是把人性琢磨透了。
短剧讲述了一个穿越故事,女大学生穿越到20世纪80年代,遇到了一个养猪场老板,也就是男主,还是一个刚刚离婚带两娃的男人,女主一边与极品亲戚斗智斗勇,一边发挥聪明才智,把自己的卤味生意做大做强。
这样的一部剧,却有四大特点,我总结为:美、善、贪、爽。
先说“美”。据说,扮演男主的演员,长得有点像某两个一线男演员的合体,女演员也像一位韩国女明星。主角颜值是电影电视的一个基础门槛,在这一点上,短剧选对了演员。事实上,有很多观众就是冲着颜值来的。
其次是“善”。不是什么大善,只是心地善良而已。这部剧几乎是全员恶人,除了男女主角。当然,男女主如果不善良,短剧就不可能通过审核。要知道,咪蒙好几部短剧都被下架了。此外,现实中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心地善良,观众能够很容易地把自己代入进去。
第三是“贪”,就是贪财好色,请注意,这是女主角的最大特色之一。贪财好色可以说是人的本性,但人们往往不会直接表达。在这部短剧里,女主角简直就是把贪财好色写到了脸上,有很多喜剧桥段,都在表现这一点。当然,必须给她配一个长得帅、能挣钱且感情专一、不解风情的男主角。
第四是“爽”,就是快意恩仇。在短剧里,女主角非但不是一个受气包,也不是一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人,而是有委屈绝不过夜,怼天怼地怼亲戚,一秒钟都不会忍,观众评价她是“有嘴有脑子”,我还看到一条评论说“过年就应该看这种让人心情舒畅的东西“。
这部短剧当然引发了很多争议,有人评价它“一半是狗血离奇的雌竞大戏,一半是对温柔多金好男人的性幻想,这是一部又让女性买单,又让女性主义倒退的短剧”,我并不这么认为。
不能用艺术作品的评价体系去讨论这部短剧。坦率地说,短剧不是来提供艺术价值的,而是来提供情绪价值的,从这一点来说,短剧更像是一种“民间艺术”。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每到夏秋季节的晚上,会有走村串户的民间艺人来表演,赚点粮食零钱,他们或唱鼓书,或讲评书,或者唱点小曲小调小戏,都是什么才子佳人之类,也是高度套路化,和现在的短剧情节很像。
不过,这种民间艺术存在的土壤已经没有了,但广大的下沉市场还在,而且没有能够满足他们的娱乐作品,在如今的短视频时代,就给了短剧乘虚而入的机会。
我个人对短剧的发展有三个判断,一是短剧还会在各种偏见中茁壮成长,就像当初有些人歧视短视频那样,短剧的成长也是不可阻挡的,因为下沉市场的受众实在是太大了。第二,短剧春节档会固定下来,成为一种新的娱乐消费形态,而且不容小觑。明年的春节档,短剧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第三,在电影演员、电视剧演员之外,会出现一个较为另类的演员群体,那就是短剧演员。或许会有鄙视链的存在,但是短剧演员也会慢慢出现明星,甚至他们的粉丝群体会超过电影电视剧的演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