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几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都全力以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不懈努力着。目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胜的关键时刻,而当我再次细细品读《摆脱贫困》一书时,心中感慨良多。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宁德市委书记期间所作的29篇重要讲话、文章。这些讲话、文章,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经过30年的时光洗礼后,仍然显现出熠熠的思想光辉,对指导我们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扶贫先要扶志”,要摆脱贫困就先得思想“脱贫”。在书中,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地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消极思想,一针见血地指出,“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对我们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党员干部来说,要摆脱“头脑中的贫困”,必须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传统观念的禁锢,不断健全完善扶贫工作新机制新制度,不断探索扶贫工作新方法新方式,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调动群众艰苦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扶贫要精准,脱贫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凡事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想使贫困村脱贫致富,不仅要解放思想,更要把握方向、找对路子。曾在武鸣区马头镇四明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市纪委七室的唐颂就是这样践行的。唐颂充分结合贫困村的实际,经过实地调研、考察,组织发动村民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等当地特色种养产业,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优势兴村”之路,使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实现了质的发展,短短两年时间村民们收入由两千变四千实现翻番,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大量实践证明,贫困地区只要立足实际,廓清发展思路,找准主攻方向,发挥好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才可以实现加快发展、后发赶超,只有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村民的小康生活才能够实现。
扶贫要坚持不懈,脱贫要有脚踏实地、滴水穿石的精神。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锲而不舍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实干、埋头苦干,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一棒一棒接力干。是的,面对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一个个驻村第一书记,长期舍小家为大家坚持扎根贫困村,毅然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为早日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而我们市纪委的唐帆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2018年3月,唐帆主动申请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勇敢地接过了脱贫攻坚的接力棒,一去就是两年半时间。他以岗为家,以苦为荣,常常周末都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甚至连患病的老父亲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在非常需要照顾的时候都无法顾及。俗话说:有付出就会有回报,在唐帆的不辞辛劳和不懈努力下,他所帮扶的武鸣区马头镇玉元村在2019年底让全村贫困户都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零。玉元村党支部还被评为了四星级党组织,实现扶贫工作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同步提高。
扶贫要反腐,脱贫要坚持廉政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的任务非常艰巨,这就更需要我们讲廉政,以此团结和带领群众”。是的,要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保驾护航。作为纪检人,我们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紧紧盯住扶贫领域中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有“老虎”打“老虎”,有“苍蝇”拍“苍蝇”,不断加强作风纪律建设,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自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问题140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58人,组织调整或处理234人。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正是我们南宁纪检人践行初心使命为脱贫攻坚奔小康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的结果。
我坚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脱贫攻坚战就一定能取得全面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