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六朝纪事》读后感10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1-13 09:00:29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六朝纪事》读后感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亦延绵不息,源远流长。我对历史十分感兴趣,看过很多关于历史的书,对于历史朝代我也了解甚多,可唯独明朝不甚了解,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于明朝想法改变了很多。

首先我感受颇深的是靖难之役,朱棣在建文元年起兵,建文四年攻入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明史》说他“志勇有大略,智虑绝人,酷似先帝”。朱元璋也对他寄予厚望,朱元璋在分封诸王时,朱棣就藩北平,北平当时可是明朝的重地,既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也是抵抗残元势力的前沿,由此也可见朱元璋对朱棣的信任。因为“立嫡立长”的沿袭,虽然朱元璋并不满意长子朱标,还是立他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储君之位本应由朱标的嫡长子朱雄英继承,但朱雄英几年前也病死了,所以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有史料说,朱元璋也动过立朱棣为太子的念头,但碍于朱棣是第四子且朝臣反对,由此可见,明朝十分重视立长立嫡,等级制度,礼乐制度,程朱理学在明朝的思想根深蒂固。建文帝即位后,为了集中权力,一口气削夺了五个藩王,叔叔们流放的流放,处死的处死,搞得人心惶惶。燕王朱棣虽未被削藩,但手中势力也渐渐被剥夺,面对危境,朱棣起兵造反,开始了靖难之役。削藩是为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加固王朝的统治,但是,建文帝过度削藩,导致藩王不满,甚至流放和处死,面对危境,朱棣也有雄心大志,同时这也是朱棣造反的导火线,使朱棣不得已而为之。

看完《六朝纪事》后,我对永乐大帝的看法逐渐改变,我认识到永乐大帝的雄心,看到他为后世子孙的谋划。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对永乐大帝十分不解,他一直在打仗,一生亲征五次,我认为他没有为民计民生考虑,国库资金不足,却还坚持打仗,我认为他只在意扩充疆域。但是我错了,他一生亲征五次,虽然年老,但是依然御驾亲征,我佩服他的勇气,打仗是因为,他想在他这一朝代把少数民族打怕打疼,是少数民族不敢再来进犯中原,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明朝的统治。永乐大帝继位二十二年,命郑和下西洋,扩张明朝疆土不受外族侵扰,迁都北京,明朝没有一位和亲公主,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虽然和亲公主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远嫁,她们很伟大,试问,有谁真的愿意远离故土,远嫁他方,饱受思乡之苦。

其次,我最欣赏的是明朝的选妃制度,明朝选秀女注重身世,并不是说出身得多高贵,而是看重“清白”明朝选秀女注重身世,并不是说出身得多高贵,而是看重“清白。跟清朝是完全不同的。像清朝如果是充实内廷或为皇子皇孙指婚,秀女都得出身八旗。人生来平等,每个女性都有选妃的资格,选妃并不是贵族特有的。

这跟当时有明一代的皇帝普遍提防外戚有关。朱元璋意识到,“朕观古往,深用为戒。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惑于声色,严宫闱之禁,贵贱有体,恩不掩义,女宠之祸,何自而生?不牵于私爱,惟贤是用,苟于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祸,何由而作而在选妃制度上,为了避免妃子因出身高贵而凭借家族势力干涉内政,明朝选秀制度规避皇室子孙与大臣联姻,秀女们多出身贫寒。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道,“明史载明祖之制: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因此《明史》中的后妃,只有极个别明初的后妃出身较高。

也就是说,明朝的妃子出身不高,地位不高,皇帝对后宫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妃子们争权夺利的情形要少一些,并形成一套管理后宫的体制,比如压缩后宫编制,降低地位,严格管理。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官方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