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13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2-12 09:05:27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许三观卖血记》读后感

         余华的文字不是浮在空中的,是踩在地上的,甚至可以说是扎根在坚硬的泥土以下的。它们就长在现实中间了,风是风雨是雨地承受着、生长着。看余华的故事就像是在看纪录片,少有剪辑的痕迹,客观地、事无巨细地叙述着、暴露着。就像余华在序言里自己说的:这就是我成为一名作家的理由,我对那些故事没有统治权即便是我自己写下的故事,一旦写完,它就不再属于我,你作为一个读者,都是偶然。

       余华说:这是一个关于公平的故事。通读全文,我并不全部认同来自作者的观点。在我看来,这个社会中活着的的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存下去的平衡。拿许三观来说吧,在书里就是他发出了: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这一句抱怨“不公平”的感叹。但只是一句抱怨而已,就像大家每天说的“哦好累啊”“怎么还没下课”“他们没课真好”一类的感叹一样,情感是真挚,也是真的无足轻重。许三观在他的社会中生存,做着丝厂的工作,拿着‘汗钱’、在家庭需要有重大变故的时候卖血,得到‘血钱’。他能得到与他的付出相应的回报作为生存的资本,他的家庭甚至生活得很不错——许三观能力可以让家里在灾荒的时候吃上面条、可以让许玉兰穿上精致的线衣(虽然是用工厂的手套拆下的线做成的,但节省的能力也是一种生活的技能不是吗?)、可以熬过一乐的病。没有被所谓强权在物质上有过克扣过,不顺心事无非是来自那些爱嚼舌根子的领居对他们家伦理关系上那些奇特之处而不依不挠。所以在我看来把作品的主旨提到“公平”实在是有一些过分了。

        也许是《活着》让作者厌烦了无休止的、单调的死亡,余华在这部作品里讲的是如何生存。许三观的故事里,他有无数种死亡的理由:如果年幼的他在丧父失母之后没有遇到自己的四叔、如果在哪一次卖血的时候不幸染上了血液传染病、如果和何小勇或者是林芬芳的丈夫冲突的时候居于弱势、如果在为一乐治病途中短时间失血过多、如果被水撑爆了膀胱、如果……可是他没有。就像他们说的“身上的血就和这井水一样,你不去打水,这井水也不会多,你天天去打水,它也还是那么多……”生命也是如此,挤压一下,原来也足够延续苟活。   

         “卖血”也许不是对许三观生命的消耗,相反,是他活下去的动力。他卖血的初衷并不是因为他预先想好了自己想要干什么,而是因为他听到了桂花的妈妈、自己的村里人说:身体好的男人,都去卖血了。在他朴实简单的价值观里,早早把卖血和活着划上了等号。所以他会在生活安定下来之后,六十几岁了决定再去卖一次血。卖血是许三观对自己活下去的证明,就像井的存在就是出水一样。

         许三观是一个很能“将就”的人,也是一个很“倔强”的人。他生活在典型的中国社会里,人们都对伦理问题津津乐道。可是,我觉得许三观并不在意,或者说,在表面应付之下,心里并那么不在意。许三观的妻子许玉兰在嫁给许三观之后被何小勇强暴并生下了大儿子许一乐。那真的是许三观最爱的孩子,虽然立着“非亲生”的一根刺。许一乐懂事、率真,许三观几次尝试着让自己屈服于舆论的压力一走了之,但终于失败了。从一碗面到一条命。他打心底爱着这个自己拉扯大的孩子。

        他的“将就”更突出的表现应该是在和妻子许玉兰的婚姻身上。我原本以为这段强买强卖的婚姻是绝对不会长久的,作者却给他们了一个好的结局。许三观可以罔顾何小勇对许玉兰的追求强行娶走她,他知道一乐的身世后嫌弃许玉兰却没有抛弃她,甚至到后来,在生活的磨合中又迸发出了对这个女人的可以叫做爱吧。看到后来,我才相信他是真的喜欢许玉兰的。许三观其实是知道道德的人,但是他却突然做出了出轨林芬芳的事,这也许就是作者所说的“公平”吧。妻子一次,自己一次,扯平了,就又可以把日子过下去了。这次出轨在吵吵闹闹的时光里很快背埋没过去,但是在家庭批斗的时候突然提出来,不让自己的儿子嫌弃母亲,才看出许三观行动的初衷。

       许三观在对“血钱”的支配上有着莫名的倔强。虽然卖血挣的钱不少,够他娶妻、治病。但是他从来不乱花这些钱。他可以花工资给一乐买红薯却不打算花“血钱”给他买一碗面。虽然都是纸币硬币上的数字,许三观却次次强调卖血赚三十五块钱,而工资只提一两嘴。在他看来,这些钱是卖命得来的,吃猪肝和喝水自然是不一样的。

         许三观是一个典型的普通市民男子形象,也许不伟大,但是有担当。他没有参加革命的报复,但是他总是倔强的用自己的能力把家庭生活的水平拉倒最好。在艰难的岁月里也有阿q那样的精神,在饥荒的时候“画饼充饥”,安慰着家人饥肠辘辘的漫漫长夜。他本质不坏,但他做的事也不全是正确。他不可怜,他在自己的生存方式中找到了物质与精神平衡,而且还自认为过得很不错。

        “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犹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4]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作品简介

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