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9-18 09:19:23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一个人对一个完全陌生之人的印象来源必须全部是刻板印象,不然不足以称这段关系为“完全陌生”。因为一个人对一个完全陌生之人的了解以及产生印象来自于两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来自于他人的传述,第二,是来自于正经书籍的描述,第三,是来自于某种添油加醋故事的叙述,所以如果和一个需要了解的人间隔比较久远的时间,那么一个人不可能称他真正了解这个人。甚至即使转述的这个人是一个与“完全陌生之人”有着甚笃关系的存在,一个人也不可能窥一叶而知全貌,只能给这些印象再加上几个形容词。


  这是理所当然:刻板印象必须有高低。亲密之人对某个人的了解,自然比平平相交之人甚详,而在文本的角度,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一定比他人了解得多。这些当然都是真实的印象,不过不需要多说,不管是哪种转述肯定经过了许多的添油加醋,最终才得到呈现,所以才称之为刻板印象。

  比如我们对于教员的了解,第一手资料一定是父辈祖辈对教员的印象,这些印象分为几个类型。第一是完全性的传闻和宣传口的了解,第二是听说过红军以及解放军退伍士兵官员对他的了解,第三是亲眼见过教员间接接触过教员甚至直接接触过教员产生的印象。如上一段所言,这三者的印象是真实的,但是其中的荒谬程度却与前两者没什么差别。

  对于这一类资料的荒谬性我有个故事可以佐证,大家权当看点,切莫当真。

  在新冠期间,某局召开区级食品餐饮行业协会会议,会上老大说:要尽量做到不让未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上餐桌,不然出问题轻则罚钱,重则出人命关停坐牢云云。有人说:我们饭店是专门搞招待的,那区里某大佬就喜欢吃我们村里的土猪土鸡土狗,没有的话大佬下次不来吃了,怪我们没招待好,吃的话又怕被吃死,我罚钱不要紧,但是那些东西又没有统一的养殖标准,真的很难经得起食品安全检查,但是真的很好吃,那我们很难办啊?

  老大就笑着说:只要确保安全就没问题,不要出安全问题,能不吃就不吃,可以理解的嘛。不过我们检查没出问题,又吃出问题了,那你们可能有更大的责任,说明你们骗我们嘛。那我们搞检查的也要被处罚,即便没收你们的钱,那也是没干好该干的事情。

  不懂言语艺术的人自然会看到第一层,这是在提点饭店老板不要出问题,只要检查不出问题,吃的人也不出问题,当然能吃。看到第二层就开始敲打了,必须严格注意食品安全,检查没出问题但是吃出问题,你们还是要背锅的,我们还得替你背锅。最难一耳朵感受到的第三点就开始往外摘干净自己了,只要在纪要上指出自己“严格落实”“重要指示”云云,就足以应付上面的检查。在大多数人对其的了解中,又是许许多多不同印象。

  所以这样说来,第一类的印象几乎完全不可取,无法让我们进行参考。

  介于我们完全不可能从转述中的荒谬印象得到某种可能的靠近真相的结果,我们也完全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印象。再说一遍:是因为我们完全无法接触到那完全陌生的人,我们就必须去寻找更接近那人的资料来构造自己对其的立体印象。

  其中教员的传记是很好的资料,那是由最高级别的文献研究室写就,他们查阅了无数资料,采访了无数最高级别领导人,甚至直接接触其使用过的物品,翻阅他的手稿……

  所以 按照常理来说,这样的文本可信度应该很高,对于加深教员的印象,也有相当的价值,可其实很难说。主要在于他采用的写作方法,几乎是以一个塑造完全意义的圣人标准去写作。这样的方法论里,我们很难感受到一种对于常人来说的真实。其实我们都知道有一种春秋笔法,可以借他物而言己,借古物而喻今,去转写那些不好写的事情,让人足以理解却又不产生冒犯伟人的观感。可是在这本传记里,我从没看见过这种笔法,只感觉字里行间又密密麻麻写着两个字,我花了一整天才在黄昏恍然大悟,这两个字是圣人。

  所以转看对教员而言的第一手资料是很有必要的,这肯定比传记更让我接近真实的教员,答案也与我的猜测相符。关于这一点可以看我的......这篇文章,我认为能够从文本中不必抽丝剥茧就能真实了解到教员的写作方法论,比看一万遍教员的传记更有意义,所以这当然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教员。但其实也从中知之甚少,主要原因确实无法理解这些文字背后时代背景,真正理解当时教员写作的心境,这需要更精深的功夫。

所以我找到了《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从这其中我知道了我真正不太愿意相信从口口相传和顶级文献室所了解印象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当然是荒谬,也就是假,不够真。我们必须承认,他们既然这么说,这么写,肯定是因为觉得其中有美的成分,但都是虚假的美,伪装的美,便也不能称之为美。第二个原因就是写法的问题,不管是不是刻板印象,其实我们从开始已经确认这就是刻板的印象,我们都需要足够多生动的细节来丰富以及立体,相比之下《红星照耀中国》提供了这样的细节,而那部传记更像是对圣人的记录,虽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对《红星照耀中国》进行了足够多的参考。

当然,从《红星照耀中国》里,我们不仅仅可以了解到我们想了解的伟人印象,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另外一种补充性的历史群像,有着更加客观,尽管可能不冷静的历史背景。一个来自西方世界的记者以一双眼睛记录着当时的历史,当我们从他眼睛里看过去的时候,能看到那些已经落进历史汹涌海面下的人,曾经掀起滔天的波浪,也在某些时候不过是普通人一样,我是说即便在任何意识形态下,也像真真正正的普通人一样。

这是一种莫大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