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小说《风声》读后感1300字

旌旗读后感发表于2021-09-26 08:13:51归属于读后感1000字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小说《风声》读后感

落笔,搁笔,辗转。

思来想去,好像是得记录点什么献给我近来最喜欢读的书籍。这种想法是冲动的,盲目兴奋到来不及整理逻辑,想到什么便写些什么,可能会有遗漏的,但写下的文字和来不及动笔的,都是有温度的,遗失不掉;也许在某一瞬间,这种兴奋劲就又回来了,至少这种情况在以前是占大多数的,其实,我要求的也不多,就只是希望无论时光流逝多少,我还是有可以书写情绪的能力,如果在忙碌中丢失了这项能力,我会感到得不偿失,倍感寂寞的。

人心像个盘丝洞,越缠越多,我以为书写的文字不会,文字是炽热的,但当我读完麦家的《风声》,我认为自己也掉入了一个盘丝洞,想不清、看不透,里面包含的太多秘密,连麦家也不能说出口,于是我犹豫了,在想我既读不懂,要不要写?其主要原因是怕自己没有读懂《风声》,最后还是手痒,以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任何喜爱是有期限的,我怕这份喜爱过了,我的懒惰便胜利了,我便不能留下点什么了。

树欲止而风不静,到处飘散着血腥味。树是这个破败不堪的国家,风是救国的有志之士,亡国的侵略者,卖国的腐朽汉奸,即使过了百年,血腥味也能传出来,从地底下,从人们的声讨呐喊里,我仿佛梦到了那个黑铁时代,风声里传着的,分明是救命!

救救我!救救我!救救这个支离破碎的国家!救救这个曾名噪世界的华夏民族!

救救我们!

百姓在喊着救命,神明不听,于是他们蘸着人血馒头自救,于事无补,想活着有罪吗?

伪军在喊救命,大义抛却,活得像只苍蝇。

就连那时理智的先行者,都在呐喊着救命,救救我们同志的命,救救这个国家的命,彻夜未眠,第二日还是照旧潜伏在四处吃人的修罗场里,不死不休。

人命在算计里毫无被计算的价值,像块被人用尽丢弃乌黑的抹布,死一个就是死了,没有惋惜。日军把他们比作牲畜,死了便不可惜,蝼蚁尚能在狭小的广阔土地上肮脏的活着,人却不能。是日军的一条狗吗?是抬举了。像块肮脏的抹布,只能干最臭最累的活,用完丢掉都没人可惜的,安稳的死亡成为了人们最后的奢求,生不如死才最可怕。

经历过大孤独的人用死亡来获得新生,死亡尚未到达终点,信仰的覆灭才是绝望。

李宁玉是一个怎样的人?无畏到愿意用自己的死亡来传递情报,保护自己的同志,这是对同志的情感吗?我认为她的理智永远大于情感,一个连死亡都是理智的人,你能要求她向你袒露情感吗?她不会,也不能。八面埋伏还可以绝境逢生的人,若不是信仰大于一切,她完全可以活着走出裘庄,这样高傲的人,万万是不允许踩着同伴的尸体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

她的所有柔情,只留给自己的战友,所以栽赃与自己交好的顾小梦毫不留情。李宁玉的解释是以为顾小梦是汉奸,这一假设建立在信仰大于生命之上倒也成立。

我一度认为,这本书的导语,是以李宁玉为启发的,“经历过大孤独,大绝望的人,会懂得《风声》给你的大坚韧和大智慧。”

自认为如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便是早有预谋练下吴志国与白小年的笔迹,为以后身份暴露做准备。

第二,通过司令的只字片语便知道,敌方已知晓情报。迅速反应让吴志国背锅,凭借模仿吴志国字迹和“栽赃”吴志国向自己打听密电内容成功陷害吴志国。

第三,在不知道吴志国是否已死的情况下,面对吴志国血书控述,面色无动,向龙川分析出不论吴志国是真死还是假死,自己都被排除在外的可能性,逻辑满分!

第四,面对顾晓梦的第一次质疑,言辞激烈,让顾晓梦怀疑自己的判断。

第五,面对顾晓梦第二次有力证据的质疑时,以退为进,并从微弱信息中迅速抓住顾晓梦的破绽(顾晓梦是国民党),对其进行要挟。

第六,在吴志国血书暴露在众人面前,已经是墙倒众人推的局面时,只言片语排除了顾晓梦背叛的可能性,进而成功化解危机。

第七,老鳖没有再来裘庄获取情报时,选择用死亡传递情报,故意激怒龙川肥原,进而自尽以证清白。

第八,用死亡来洗清顾晓梦的嫌疑,进而让她成功走出裘庄传递情报。

第九,放心大胆地让顾晓梦传递情报。

很显然,李宁玉既然已经死了,顾晓梦完全可以食言,不必为李宁玉跑这一趟。顾晓梦的回忆中说道“她治理我一套一套的。”你可以把这理解为同为抗日的战友的情谊,诸如此类的情感。但顾老的解释是这样的,李宁玉反复向她下跪,膝盖已经出血,她于心不忍,答应了她的请求。但潘教授后面的话否认了自己母亲的这一观点,一个间谍不会被眼泪感动,更不会被血所感染麻痹自己的神经。她为什么在逃往台湾时,还带着李宁玉的遗物,而身为李宁玉战友的哥哥,却连妹妹的遗物都不敢讨要。结合各种,顾晓梦一开始对李宁玉的袒护是出于什么呢?顾老不愿说出的秘密和作者要保守的秘密又是什么?相信每个读者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秘密,我也不愿多说,众说纷纭似乎只朝着一个方向,也许读过《风声》自然会懂。若我们猜测有误,不写出来更好,若是真的,不写出来反而更加美好。

也许记叙性的小说是一个拼凑真相的过程,麦家便是这样,拼拼凑凑写下《风声》,从《东风》到《西风》,最后来到《静风》,划过漫长的时间和地域,也许也是想找寻一份真相,而那个真相是否符合我们内心对于真相的定义,也许是个永远的谜。

但此时,我想以我对于此事真相的定义,送给他们我的祝福。

望顾老长命百岁,放下过去。

愿他们死后相见,不负此生,不负所托,四目相望,不怨不恨,唯有相知甚晚之悔。

愿西湖畔风声不忘,依旧记得那个故事。

来世再见,愿他们听懂风中所语,相守于如今太平盛世。